天津濱海新區大港小王莊鎮,有一支遠近聞名的“草根民樂隊”——一年365天,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節假日,20多位土生土長的莊稼漢忙完了白天的活兒,晚上總要相聚在村民活動站,自得其樂地演奏“小王莊民間吹打樂”。樂隊隊長李明會說:“我們不光讓村民們樂和,還保護傳承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起源于明代的“小王莊民間吹打樂”,2009年成為大港首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斑@一民間藝術有著獨特的樂器和演奏技法?!崩蠲鲿眠^一只小管給記者看:“這支小管負責節奏的掌握,是整個樂隊的靈魂。如今能熟練演奏管子的人越來越少了,我雖然學了30多年,但和老師傅們比還是有差距!”
李明會告訴記者,小王莊鎮的“草根民樂隊”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郝清奎老人是“小王莊民間吹打樂”的第6代傳人,為了不讓這門藝術失傳,他從那時開始組織村里的年輕人練習吹奏。李明會從18歲起跟隨老人家學習,一練就是30年。目前,“小王莊民間吹打樂”已發掘和整理了包括民間曲牌《將軍令》《義鳳書》《蘇武牧羊》《四成仙》《十公羊》在內的幾十個曲目,它們都是歷代傳承下來的精品。
這支“草根民樂隊”現在已經成為大港的一塊文化招牌,成為大港各種民間文化活動的明星。“這幾天,我們正在排練新曲目——每年正月十五放燈,我們可是主角!”李明會笑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