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郊區的一座軍營里,記者見到南京軍區空軍某部政委劉昕時,他正沉浸在一枚印章的篆刻中。
統觀劉昕的作品,一刀一刻充滿著對軍營工作、學習、生活的真摯情感。《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紀念》《軍民一家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正義之師》《拒腐蝕》等篆刻印章章法嚴謹,刀法有力,方寸之間,別有洞天。
劉昕在石頭上刻印始于中學期間,之后舉家遷到南京,沒想到他轉入的那所中學居然開設了篆刻興趣小組。也就是從那時起,加入這個小組的劉昕開始真正認識篆刻,涉獵了《怎樣刻印章》《篆刻學》《青少年篆刻50講》等入門書籍,知道了秦漢印璽和明清諸家,學會了使用《漢印分韻》《說文解字》等工具書。1989年,劉昕應征入伍,帶著一袋石料走進了軍營,因擔任電影放映員,有了較多時間學習刻印。1993年,他在部隊提干分配到杭州。在杭州的5年間,他學篆書、臨漢印,技巧不斷提升,對篆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后來由于工作頻繁調動,劉昕幾乎放棄了篆刻。直到2008年春節一時興起,他又操起了閑置近十年的刀石,刻了一方“新年更上一層樓”,從此“舊情復燃”,一發不可收拾。
劉昕覺得篆刻要注重兩種美:一是形式美,二是刀法美。他認為,篆刻能把深刻的思考、精辟的道理、微妙的感悟以幾個字濃縮在方寸之間,且可存留久遠,正所謂“石言志,以刻我心”。
“方寸之間自有金戈鐵馬,刀筆微茫如同劍膽琴心。”劉昕告訴記者,篆刻豐富了他的軍營業余生活,給他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同時也給了他一個感受中國文化的機會。篆刻不僅是他學會的一門技藝,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方寸之間盡顯精彩人生,篆刻讓劉昕對人生有頗多感悟,更讓他找到了精神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