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讀書的人基本都知道,王國維先生曾經把讀書分成3種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個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個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何其精辟!其實收藏又何嘗沒有境界呢?
如今,喜歡收藏、熱衷收藏的人越來越多。收藏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收藏與收藏是大為不同的,同是收藏,每個人的心態與目的并不一樣,余自以為,收藏也可以分成若干境界。
第一境界:收藏只為金錢。這種人,他們收藏的目的很單一,就是為了金錢財富而來,他們從不考慮收藏的歷史價值與社會價值,只要能夠給自己帶來利潤就想方設法把東西弄到手,通常他們是采取正當的手段,但也不排除個別人為了得到所要的東西鋌而走險,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有此收藏心態的人在生活中雖然不多,但也還是有的。這種境界當然也就是最低的了。
第二境界:收藏只為愛好。可以說,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搞收藏的人都是屬于這種類型。因為他們收藏只圖個樂子,也不寄希望于通過收藏給自己帶來財富,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收藏,討厭的東西就不收藏,而且這類人大多是業余,他們一般不把收藏當作自己的全部,也不是自己的職業。這樣的人,收藏的心態很不錯,許多人因此從收藏中得到了不少快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增添了生活的情趣。這種境界不能說有多高,但也絕對不算低。
第三境界:視收藏為生命。他們的收藏首先是興趣,其次是事業,再次是責任,最后是堅守。這類人在生活中非常少,但存在。他們把收藏當成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寶貴,而且他們通常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從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角度出發,從收藏的意義出發,他們為了保護一個重要的收藏品,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有此收藏心態的人要求自身素養極高,因而擁有者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