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端午在全國各地的漫畫家眼中有怎樣的風情?作為“漫畫之鄉”,嘉興的漫畫作者會怎樣表現端午民俗?有關這些問題的答案,禾城市民可以去嘉興美術館里一探究竟。昨天上午,“漫畫端午”全國漫畫作品展在嘉興美術館二樓展廳正式開幕。此次活動由中國漫畫創作基地辦公室、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中共嘉興市委宣傳部、嘉興市文聯、嘉興市文化局聯合主辦。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6月28日。
全國漫畫作者畫嘉興端午
“漫畫端午”全國漫畫創作大賽是2013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創作研究板塊系列活動中的一項。今年3月,主辦單位面向全國征集以端午為主題的漫畫作品,得到了全國24個省(市、區)上百名漫畫家的積極響應和熱情支持,短短一個多月就收到了470多件投稿作品。在全國漫畫作者的筆下,嘉興端午飽含傳統民俗特色,充滿了中國韻味。
安徽作者陳定遠用四格漫畫表現的《嘉興端午中國味》中,第一格是兩片翠綠的粽葉,配的文字是“以芬芳的祝福為葉”;第二格是一雙手正把裝滿了白色糯米的粽子給包起來,配的文字是“以寬厚的包容為米”;第三格是一雙巧手正用紅色的絲線把已經包好成型的粽子給系起來,配的文字是“用和諧的絲線纏繞”;第四格是一群人圍著一個攤開在一雙大手上的粽子開心地笑著,配的文字是“品嘉興人美好情懷”。湖北作者白維純的作品是《最新發型迎端午》,畫面上一個可愛的年畫娃娃坐在一只可愛的龍舟里努力劃槳,而頭上的發型原本是梳在兩邊耳朵上的兩個發髻,不過,這里的兩個發髻都梳成了兩個尖尖的翠綠的“粽子”……
嘉興漫畫作者展示實力
經過專家們的評選,120件入展作品已經敲定,其中包括21件特邀作品和99件入選作品。在這120件入展作品中,出自嘉興作者的作品有29件,接近入展作品總數的四分之一。這些嘉興“出產”的漫畫作品充滿了端午味道和嘉興特色,其中桐鄉王慧玲的《端午節掛艾草》成為21件特邀作品之一。
在15件最佳主題作品和15件最佳創意作品中,嘉興分別占據4席和5席,嘉興陳玉峰的《端午廚房一瞥》、嘉善朱夢婷的《裹粽子》、嘉善柴根龍的《調龍燈》、嘉善張黎峰的《青蒲注酒益芬芳》獲最佳主題作品獎;海寧錢穎麗的《憶端午》、嘉興吳蘇的《盛裝》、嘉善馬向前的《美味在人間》、嘉興李穎的《“粽”橫江湖》、嘉興江銳的《別樣龍舟》獲最佳創意作品獎。
嘉興市美術館館長張覺民說:“這些入展作品的作者有的是學生,有的是教師,還有漫畫家和農民畫家,來自我市各個行業的繪畫愛好者用手中的畫筆描繪著親切的嘉興端午味道和相似的中國傳統民俗。此次大賽嘉興有147件參賽作品,而且有29件入展,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本地漫畫創作的實力和潛力,也反映了嘉興‘漫畫之城’建設的成就。”
畫面的上半部分,是兩個粽子形狀的卡通人物,這兩個粽子身披綠色蓑衣,頭戴斗笠,背上各自斜插著一雙筷子形狀的木棍;畫面的下半部分,一艘大龍舟正由三個齜牙咧嘴、用盡全力的壯漢揮舞雙槳快速行駛在藍色的水面上……由我市作者李穎創作的《“粽”橫江湖》獲得了最佳創意作品獎。1986年出生的她談起自己的創作靈感時說,作為80后,平日接觸到的文化比較多元,老一輩可能以水墨為主,而80后接觸動漫比較多,自己把兩者結合,又把年輕人喜歡的“江湖”和龍舟賽的場地“江湖”相結合,使畫面既有激情又有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