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印度卡納塔克邦政府公布了關于動畫和游戲產業的政策,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和以前關于IT、通信和硬件產業的政策類似,這次的政策旨在為動漫這個新興領域吸引投資、服務以及外包項目,同時培養高技術人才,建立人才體系,滿足動漫產業的需求。
這個政策的名稱是“卡納塔克邦動畫、視覺特效、游戲和漫畫政策”,計劃發展動漫產業的目標是:到2013年底產值超過100億盧比(約合14.6億元人民幣),到2015年實現至少40%的產業增長。
政策太籠統
但時至今日,協助政府起草該政策的許多動漫業內人士仍認為現在的這個政策“還在完善中”,他們表示,這個政策的很多地方,特別是政府提到的投資和政策操作程序還非常籠統。
在今年舉辦的印度動畫產業專題與互動會上,企業家和利益相關者們表示他們對這個政策仍不放心,并持保留意見。盡管這個政策缺少指導性文件,但有人指出,相關的很多內容在其他文件里都涉及了,不過更有人指出“這些條目都太過瑣碎”。例如,該政策指出要劃撥1000萬盧比“促進自主內容創作”,一些業內人士則認為這“名不副實”——因為一般來講,一部90分鐘的動畫電影需要花費4至5年制作,投資需要上億盧比。
自主創作缺少資金
印度班加羅爾動畫產業協會秘書安庫·貝辛(Ankur Bhasin)表示,目前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缺乏。他形容當下產業正處在一個“雞與蛋”的狀況中,主要的問題是自主內容創作水平太低。“這個問題的原因是自主創作缺少資金,作品質量不能達到國際水準,所以很自然的,發行銷售不是很好,資金就更加缺乏。”貝辛強調,只有政府提供一些資助,例如稅收優惠或提供資金補助,這個問題才有可能解決。
在此次產業政策中,政府的關鍵承諾之一是在經濟特區試點建設公營和私營的產業園區,并實行財政激勵和優惠政策,例如免除印花稅、取消出口導向型企業的入境稅、提供制作成本補貼等。但是,有業內人士稱這些措施還沒有被草擬出來,大家也仍然不清楚這些激勵措施具體到底是什么。
此外,該政策還提出要籌集5億盧比的投資資金,其中政府只提供26%。班加羅爾動畫產業協會主席拜倫·古斯(Biren Ghose)說,這筆投資計劃創造印度動漫產業的“車庫文化”(Garage Culture),類似于美國的硅谷模式。“在其他情況下,類似這樣的資金可能不會投入到研究、創新和商業領域中,但在硅谷模式中這卻成為可能,而且已經在IT和生物科技領域取得了很大成果。”古斯說。
強調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該政策除了提案指定10所藝術院校設立數字藝術中心之外,最顯著也是最明晰的部分是投資5億盧比在班加羅爾建設“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包括專業院校和作品孵化中心的計劃,其主要內容有建設價值3億盧比的后期制作和數字中間片(Digital Intermediary)設施、建設中小型企業制作動漫作品的平臺和作品孵化中心等。在資金安排上,印度邦政府提供投資的20%,聯合政府提供30%。
許多印度動漫產業人士對該政策擬定出的人才技能培養計劃“持樂觀態度”,他們一致認為,要想在動漫領域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特別是在二級城市和三級城市,數字藝術還是一個沒有被開發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