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多次強調“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立場,而且將其定義為“社會主義文藝”的“本質” ,并確認它既是黨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引領下,中國音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作為這些活動的參與者、見證者,我深刻體悟到,只有用腳力走,用心力悟,才能創作出有溫度、有力度、有高度的作品。只有胸中有對人民的滿腔熱愛、心底有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才能在攀登藝術高峰的征程中克服困難、跨越障礙,擔負起偉大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職責。
當前文藝創作中存在某些精神匱乏、內容空虛、脫離生活、價值傾斜、缺少理想、境界低下的傾向,一些作品散發著過度的商業氣息。表面上看是由藝術家素質造成的,但深究起來,還是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了偏差。為此,中國音協始終把走進人民生活、傾聽人民心聲、表達人民情感、服務人民利益,作為組織開展各類音樂創作展演活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近年來組織千余名知名音樂家和基層音樂工作者、新興音樂群體優秀代表,行程數萬公里,推出百余部謳歌新時代,反映新時代新變化新氣象的優秀原創作品,舉辦了10余場采風創作成果展演,出版了數十種原創音樂作品專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僅體現在我們的創作要源自人民,還要把優秀成果及時回報人民。為展示采風創作成果,以精品奉獻人民,中國音協先后舉辦了“格桑花開新時代”“歌從草原來”“同心曲”等演唱會。將采風創作成果及時有效地回饋人民群眾,接受人民群眾的檢驗,這不僅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新作品通過演出不斷打磨與完善的必要之路。
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要求也更高了。音樂創作者必須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創作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藝家,呼喚偉大的文藝作品,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高昂的熱情、強烈的使命擔當,服務人民生產生活的偉大實踐,抒寫人民喜怒哀樂的真情實感,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作者系中國音協副主席、一級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