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協“繪畫100”:創造時代藝術 培養時代新人
時間:2025年04月11日
來源:中國文藝網
作者:高森
4月9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中國美術學院承辦的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時代青年美術人才培養計劃——繪畫100”項目(以下簡稱“繪畫100”項目)在浙江杭州開班。此次項目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和青年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一次有效舉措。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諸迪,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馬小龍,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許江,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屈健,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范慶瑜,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守衛,中國美協副主席王來文、陸慶龍、龐茂琨,中國美協原副主席何家英、閆平,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偉,浙江省美協副主席王敏杰,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孫旭東,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院長余旭紅等出席儀式。開班式由中國美院副院長韓緒主持。 “繪畫100”項目以培養青年美術工作者為戰略性任務,以現實主義的當代表達,寫意精神的傳承創新為核心宗旨,針對學員個案發展路徑及其創作議題,展開中國畫、油畫創作教學,以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創作,寫實性、表現性、多樣性油畫創作為專業方向。引領青年文藝工作者勇擔時代使命,培養具有明確社會主義文藝方向,學術視野寬闊、人文學養豐厚、本體語言精深,道術相濟、藝理貫通的新時代藝術創作人才。 “繪畫100”項目旨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高質量的文藝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弘揚新時代中國文藝的主體精神,彰顯現實主義美術創作的多元性與豐富性,提升繪畫藝術的生命力與影響力,增強當代繪畫創作語言的感染力與表現力。 屈健在介紹項目情況時表示,“繪畫100”項目立足新時代文化坐標,以“現實主義的當代表達”為目標,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歷史縱深和創新能力的青年美術中堅力量,自2023年啟動以來,得到了中國美術學院的大力支持。“黃卷工夫當猛省,青春齒發莫蹉跎。”期待青年美術工作者們,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完成培訓計劃,在人生充滿創造活力的黃金時期,懷抱夢想,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善作善成,既做傳統的守護者,讓千年文脈在當代語境中煥發新生;更當創新的破局者,以精湛的藝術語言構建對偉大時代精神的視覺表達。在守正創新中攀登藝術高峰,用精品力作回答時代課題,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夢想,為繁榮和發展中國美術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余旭紅表示,中國美術學院對“繪畫100”項目高度重視,其意義在于堅持社會主義的文藝方向,以守正創新的姿態,解決主題美術作品創作的問題,推動主題性和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創作的多元化、多樣性發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在世界藝術格局的鑄造中體現中國精神,展現中國力量。學院將舉全校之力辦好本次項目,教學團隊將盡心盡力,堅持培養的學術目標,抓牢創作和研究課題,強調學術性和創作性,加強培訓管理,優化培訓課程方案,確保培訓項目的高效圓滿。 此次項目專家陣容強大,專業涉及面廣,涵蓋中國美協聘請具有深厚學理認知和豐富創作經驗的名師,以及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與專業創作機構的專家學者。力求不斷強化學員的繪畫本體語言與精神內核,倡導藝術創新與新時代的同頻共振,全面提升學員的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水平,共同指導學員創作以觀照現實生活為核心主題的藝術作品,體現當代繪畫語境中的中國氣派和中國精神。 導師代表龐茂琨表示,我們即將共同開啟的不僅是一個人才培養項目,更是中國美術事業薪火相傳的又一篇章。“作為參與這項工作的導師,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這不僅是對青年藝術家成長路徑的探索,更是對新時代美術創作方向的一次集體思考。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以‘現實主義精神’為核心,使現實主義的精神不斷得到拓展和活化。”相信各位指導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能夠積極引導學員關注社會現實,關注國家發展,將藝術追求與國家的文化戰略需求相結合,在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能夠回應國家文化發展的戰略需求,輔導學員們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意義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據了解,此次“繪畫100”項目通過集中授課、考察研學、創作實踐、成果展示等方式開展教學。包括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專題講座,聘請藝術名師圍繞繪畫藝術人才培養中的本體語言和人文學養的全面提升,開展多元化學術專題講座。第二部分為線下教學,專家學者根據各研究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為每位學員定制個性化發展教案,提供針對性課程設置和學習規劃,開展為期4個月的線下集中培訓。第三部分為采風考察,組織學員融入為期1個月的“大采風”活動,在采風寫生、人文考察、社會調研的過程中不斷豐富生活體驗、積累創作素材、完善藝術構想。第四部分為線上線下創作教學,組織學員進行7個月的主題深化與正稿創作,采取線上導師制教學與線下集中教學相結合,不斷優化學員繪畫創作過程中的形式語言、繪畫技藝、精神指向和時代價值,獨立完成 2–3幅大尺幅主題性創作。第五部分為結題驗收與成果匯報,項目進行嚴格的教學管理與考核,優秀學員的創作過程將以手稿、圖片與視頻等方式進行記錄,并向重要媒體平臺推薦,考核合格的學員將組織結業成果匯報展、出版作品集等。 學員代表沈曉明認為,此次培訓聚焦“開放的寫意精神”與“寬闊的現實主義”,對他來說是又一次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大家將珍惜此次學習機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重新思考自己的藝術觀念,熔煉自己的藝術語言,努力尋求創作的突破。“新時代,社會和科技日新月異,生態產業和鄉村振興正在蓬勃發展,當我們身處此刻的現實語境,我的視野所及,有那么多動人的現實;在我的記憶中,有那么多恢弘的人民史詩。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樣浩瀚而致密的現實經驗中,找到獨特的視角,創造出新的感性,并最終觸達人們的心靈。” “此次培訓不僅是一次專業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思想與精神的重塑,讓我深切感受到國家對青年美術人才的重視與培養力度。系統性課程涵蓋學術梳理與貫通、主題創作思維解析、藝術理論前沿探討等內容,尤其是‘主題性美術創作’實踐拓展,引導我們從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提煉創作主題,對藝術創作所賦予的時代使命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啟發我們突破技法慣性,探索藝術語言的當代性表達。同時,也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藝術家交流,更讓我在思維碰撞中拓寬視野,感受到藝術創作的多元可能性。”學員代表趙天葉如是說。 據了解,中國美協“新時代青年美術人才培養計劃”涵蓋“兒童圖畫書100”“陶瓷100”“動畫100”“繪畫100”等多個項目板塊,旨在成為發現、培養、推介青年美術人才的“種子工程”。學員來源廣泛、評委多元與多重評選機制結合、課程安排創新豐富、教學目標與培養方式清晰明確。 本次“繪畫100”項目共收到中國畫專業報名900人、油畫專業報名695人。經過嚴謹審慎地會看、評審,最終確定120名入選學員,其中中國畫63人(人物24人、山水23人、花鳥16人),油畫57人。入選學員基本覆蓋全國各地,年齡分布為:30歲以下占15.8%,30-40歲占54.8%,41-45歲占29.4%。在校學生約占10%,新文藝群體畫家占15.8%。 當前,我國美術事業正處于守正創新的關鍵階段,既需要賡續千年文脈,又要構建現代化的美術話語體系。青年美術人才是美術事業的生力軍,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先鋒力量。“新時代青年美術人才培養計劃——繪畫100”項目將以青年人才培養為突破口,推動美術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為時代培根鑄魂,為人民抒懷立傳。 中國美協將繼續以本項目為契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與時代特點緊密結合,運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推出一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擔起“記錄時代進程、塑造民族形象、傳遞精神力量”的歷史重任,培育更多的新時代美術英才。
(編輯: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