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6月20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領導小組、中國民協主辦的新時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研討會在中國文藝家之家舉辦。本次研討會以“深入學習貫徹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探索民間文藝發展的新思路、新機制、新形式、新舉措,推動新時代民間文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為主題,旨在系統梳理民間文藝所蘊含的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推動民間文藝在新時代、新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貢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研討會并講話。中國文聯黨組成員,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李昕主持研討會。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中國曲協名譽主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蘭芳,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榮書琴,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丁國旗,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王晨陽,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田青,以及楊谷、尹虓、黃小駒、朱渤、胡雁、格桑達瓦、鄧光輝、李翔、周由強、張曉輝、郝向宏、向云駒、尹興、康偉、袁正領等有關方面負責人,邱運華等中國民協主席團成員,專家學者、民間工藝家代表,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等70余人出席會議。
新時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李屹在講話中指出,要提高站位,進一步增強推進新時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民間文藝生于民間、興于民間,蘊涵著中華文化基因,傳承著中華民族精神血脈,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文明結晶,也是中華文化的亮麗瑰寶和鮮明標識。推進新時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內在需要。我們必須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從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高度,深刻認識理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的重大意義和文化價值,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李屹強調,要把握根本,進一步發掘民間文藝的豐富內涵和獨特價值。推動新時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根本在于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不斷挖掘民間文藝的豐富內涵和獨特價值,使之充分煥發藝術魅力和時代光彩。要堅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民間文藝的本質特征;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深化對民間文藝發展的規律性認識;堅持守正創新,充分展示民間文藝的時代風采。
李屹強調,要善作善成,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一是圍繞中心,融入大局。長期以來,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持之以恒開展民間文藝搶救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更應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自覺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鄉村振興、“一帶一路”、文明互鑒等重大戰略和倡議,以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中國民間工藝傳承傳播工程、“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等為依托,持續為民間文學、藝術和工藝成果建檔立言、留音存形,廣泛開展各種類別民間文藝創作評論、成果展示、表演傳習、志愿服務等活動,努力以民間文藝賦能百行千業,活躍文化創造,守好民族根脈。二是立足職能,發揮優勢。擔負新的文化使命,中國民協要進一步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動文藝創作”深度貫通起來,充分發揚“學術立會”傳統,創新用好田野調查、采風實踐、研討交流、教育培訓、評獎辦節、入會入展等多種方式,在非遺傳承保護、發掘利用民間藝術和工藝資源、構建中國特色民間文藝學術話語體系等方面用心發力,努力鑄就新時代民間文藝高峰。三是優化機制,務求實效。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民間文藝傳承發展,必須充分調動各級民協組織積極性主動性,廣泛激發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的熱情。要強化系統思維,提升統籌能力,創新組織形式,拓寬服務渠道,延伸聯系手臂,充分發揮區域聯動和資源集聚效應,不斷提高“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送歡樂下基層、民間文化進校園、中國民間藝術節等品牌活動的質量和效益,做優做精《民間文學》《民間文化論壇》《民藝》等平臺陣地,持續推動中國民間文藝走向世界,生動展現中華文化傳承發展新氣象。
開幕式上,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民協名譽主席馮驥才作視頻發言,潘魯生和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一級巡視員尹虓先后發言。
研討會包括大會主旨發言及三個平行論壇等環節。與會專家從民間文學、文藝學、美術學、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視角,結合生動的田野案例、具體藝術實踐和扎實學術理論,深入探討了“民間文藝的時代內涵”“民間文藝與‘兩個結合’”“民間文藝的人民性”“民間文藝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民間文藝與文旅融合”“民間文學、非遺學學科建設”等與當下民間文藝傳承發展相關的重要議題。
研討會還設置了中國民協新時代民間文藝出版成果展覽,展示了包括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中國民間工藝傳承傳播工程在內的民間文藝出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