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和學員在米夏鎮櫻桃園交流演出合影
6月11日至15日,由中國曲協、新疆文聯主辦,新疆曲協、喀什地區文聯、莎車縣委宣傳部承辦,莎車縣文聯、莎車縣文廣旅局協辦的中國曲協2024年“文化潤疆”暨第九期民族地區曲藝工作者培訓班在古代絲綢之路重鎮和“十二木卡姆故鄉”莎車舉辦。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一級巡視員黃群,新疆文聯秘書長林杏梅,新疆曲協名譽主席高建新、主席榮衛,喀什地區文聯黨組副書記、主席于智軍,莎車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保云等出席活動。來自全疆各地州市縣的60余名曲藝愛好者參加培訓。
開班式上藝術家和學員們合影
在6月12日的開班式上,林杏梅介紹了新疆曲藝和曲協工作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喜人成績,并對中國曲協長期以來在推動新疆文藝隊伍建設和文藝事業發展等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真誠的感謝。陳保云介紹了莎車縣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希望能夠激發培訓班學員創作靈感,助他們取得滿滿的收獲。黃群在開班式上作了題為《新時代曲藝工作者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使命擔當》的動員講話。黃群指出,對民族地區曲藝工作者定期開展培訓和幫扶是中國曲協貫徹落實“文化潤疆”這一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有效發揮行業建設主導作用的戰略性制度安排。希望學員通過培訓,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更加深刻地理解把握中央關于文化建設和文藝事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提升曲藝創作、表演和管理的專業化水平,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創作出更多別開生面、直抵人心的優秀曲藝作品,通過惠民演出、志愿服務、曲藝培訓、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鮮明有力地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社會進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讓曲藝的“一池春水”源源不斷流進邊疆群眾的心頭,為建設大美新疆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激發動力。榮衛主持開班儀式。
開班式
培訓班學員
5天時間中,中國曲協快板藝術委員會委員、快板表演藝術家王文水,中國曲協行風建設委員會委員、四川清音表演藝術家劉靚靚,天津市曲藝團優秀青年演員時唯,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鴻賓,全國曲藝小劇場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青年相聲演員宋好,新疆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海米拉古麗·阿不都卡的爾和高建新分別作了題為《我和大家聊快板》《川渝曲藝傳承發展與名家名作賞析》《傳統北方鼓曲與時代的融合》《從鑄牢“共同體意識”的角度看中華民族的發展》《歡樂的曲藝》《民族聲樂概念以及學習聲樂的三個階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曲藝工作者》的專題講座。莎車縣曲藝工作者、第六小學教師王琦睿談到:“參加這次培訓班是一次特別且充滿收獲的經歷。培訓不僅提升了我的專業素養和藝術水平,更堅定了我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決心。我將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今后的曲藝培訓中,為新疆曲藝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贝舜螀⒂枌W員中70%為市縣級文化館、文工團、曲藝隊和學校等的基層曲藝工作者,近50%為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少數民族。
王文水授課
劉靚靚授課
時唯授課
李鴻賓授課
宋好授課
米拉古麗·阿不都卡的爾授課
高建新授課
培訓會場
結業式上,加爾肯別克·納斯奧拉、加爾恒古力·卡米爾、郭雅君、王國玉4名學員代表作交流發言。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安排合理、效果明顯,不論是理論學習還是專業素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對今后更好地運用曲藝藝術豐富邊疆地區廣大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榮衛談到,“培訓期間正值新疆曲協成立7周年,對我們新疆曲藝工作者來說可謂是一場‘及時雨’,新疆擁有新疆曲子、恰克恰克、柯爾克孜族瑪納斯等眾多曲藝形式,學員不僅有國家級的曲協會員,還有許多來自州、市和縣級的曲協會員。通過培訓,進一步加強了對曲藝藝術深刻內涵的把握,提升了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激發了對繁榮發展民族地區曲藝事業的奮斗熱情。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更好的曲藝作品在講好新時代的新疆故事、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疆曲協秘書長莎仁高娃主持結業儀式。
結業式上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及學員代表發言
6月13日晚,參訓學員和授課老師同臺競技,在米夏鎮櫻桃園為當地群眾奉獻了一臺高水平的文藝演出和曲藝現場教學。烏孜哈勒木卡姆選段、博木巴雅宛木卡姆選段、喀群賽乃姆選段、恰克恰克小段、快板《繞口令》、相聲《美韻莎車亞克西》、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四川清音《布谷鳥兒咕咕叫》、配樂詩朗誦《家鄉味道》及歌曲《一杯美酒》《節日的祝?!贰队H家女》《告白氣球》等,讓觀眾感受到了多種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藝術家和學員通過精彩的說唱、悠揚的歌聲、曼妙的舞姿,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讓盛夏的櫻桃園成為了一片歡樂和歌舞的海洋。來自疏勒縣的學員榮鳳琴說道:“這次我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曲藝名家交流學習,機會十分難得,收獲也非常豐厚。這種交流不僅促進了各民族曲藝藝術的相互交流,也極大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此次培訓內容非常豐富,效果非常明顯。我已經把幾位老師的講課內容整理出來了,準備回去講給更多喜歡曲藝的基層群眾聽。”王文水表示:“這次我將快板這一傳統曲藝藝術帶到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莎車,說實話心里是有點兒忐忑的,擔心因為語言和地域等原因,不能與這里的百姓產生共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通過幾天的調研和交流,我才知道這里的很多村子都有老師給村民定期教授快板。通過今天晚上的演出也能看到這里的基層群眾對于包括快板在內的眾多曲藝藝術的喜愛,讓我很感動、也很振奮,這些都將成為我今后進行曲藝創作的豐富素材。”
藝術家和學員在米夏鎮櫻桃園交流演出
培訓學員與米夏鎮村民一起觀看交流演出
培訓期間,授課老師和學員們還一起觀看了莎車縣歌舞團的精彩表演,參觀了莎車縣老城記憶館、絲綢之路莎車縣博物館,赴喀群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孜熱甫夏提塔吉克民族鄉村等地調研喀群賽乃姆、塔吉克族傳統文化,與當地百余名民間藝人和村民交流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