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聯要聞

      諸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抒寫新時代丹青畫卷

      時間:2024年06月03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諸迪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抒寫新時代丹青畫卷 

      諸迪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
             堅持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一貫立場,從馬克思提出“一切精神文化產品只是而且應該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達”,列寧提出“文藝必須為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服務”,到毛澤東同志提出文藝為“最廣大的人民大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再到鄧小平同志關于“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江澤民同志關于“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胡錦濤同志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藝術之樹才能常青”等重要論述,社會主義文藝為人民的立場一以貫之。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站在新時代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主義文藝的本質問題進行了科學回答和深刻闡釋。重申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和“二為”方向,既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脈相承,又具有豐富鮮明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是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在宣傳思想文化事業中的具體體現,充分彰顯了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新時代廣大美術工作者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堅持人民立場,深深扎根人民,熱情謳歌人民,真誠服務人民,創新藝術表達,用丹青畫筆塑造新時代的人民形象,繁榮發展人民文藝。
             第一,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作為美術表現的主體,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進入新時代,社會發展日益活躍,新業態不斷涌現,人民形象日益豐富。反映到美術創作中,就是表現對象覆蓋面更廣,形象塑造更加可愛、可信。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各行各業中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新時代以來,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組織的主題性美術創作,始終堅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特別是在建黨百年主題雕塑工程的創作中,以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優秀代表為主要表現對象,《信仰》《偉業》《攻堅》《追夢》四組作品中精心塑造的276個人物形象,生動體現了農民、工人、解放軍、消防員、教師、法官、社區工作者、外賣小哥等各個社會群體的時代風采,展現了黨的光輝歷程和不朽功勛,抒發對黨和國家、人民的熱愛,對民族復興的憧憬,形象展示了人民的磅礴偉力,真切體現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題寓意,詮釋了黨與人民、文藝與人民的血肉聯系。
             美術作品中表現的新時代的人民形象不再是單一的和概念的,而是以各種視角捕捉不同社會群體打拼者追夢者的奮斗形象。比如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李玉旺的《使命》,陳治、武欣的《尖鋒食刻》和王巍的《時代節奏》之所以讓人過目難忘,就在于作品刻畫的現代化城市生活中青年消防隊員那種從精氣神里透露出來的使命意識,在繁忙的快餐后廚準備外賣的自主創業者那種自信的神情,以及快遞員辛勤勞動的拼搏精神。這些作品雖然展現了當下現實生活中不同的職業群體,但美術家筆下的新時代青年形象卻具有一種追求美好、筑夢理想的共同性,時代氣息撲面而來。以“新時代領跑者”為主題的美術創作項目,通過5幅大型群體肖像,塑造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共和國各行各業的“時代領跑者”形象,尤其是對“兩彈一星”科學家形象的濃墨重彩,更加凸顯了新時代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人民形象的表現,新時代美術創作中的人民形象幾乎觸及了中國當下現實社會的各個階層,不論是進城打工的農民,還是自主創業的青年,也不論是電商新興的快遞小哥,還是科創推動的IT從業者,這些美術作品中的“新階層”豐富了新時代人民形象的整體面貌和真切感人的形象塑造。
             第二,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努力提高美術家閱讀生活的能力,以新的視角不斷發掘塑造更多展現新時代精神風貌,深受人民喜愛的人物形象。從創作視角看,要杜絕矮化人民形象的“俯視”,避免標簽化的“英雄塑造”,要克服遠離現實生活的閉門造車,貼近人民群眾,真正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把人民投身于民族復興的偉大奮斗場景定格畫面,把人民逐夢理想所煥發的新的精神風貌濃縮丹青,全景觀、全視角地展現新時代的人民形象。新時代以來,中國文聯、中國美協持續組織廣大美術工作者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風創作活動,讓美術家走進生活深處,在人民中體味生活本質、感悟生活底蘊。這一主題實踐活動極大激發了廣大美術工作者走進生活、描繪人民現實形象的創作熱情,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關在象牙塔里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變成深刻的情節和動人的形象”。一批用清新質樸的眼光觀察人民的生活,用平視的視角抒寫人民的美術作品應運而生,如王奮英創作的中國畫《暖心——十八洞村貧困戶精準識別公示會》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以工寫結合的筆墨表現、暖意融融的畫面氛圍,呈現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基層扶貧工作者與村民們凝心聚力改變現狀的感人情景,反映出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對貧困落后山區人民的真切關懷,也展現了他們對脫貧致富、走向美好生活的憧憬與信心。同樣是表現精準扶貧題材,張見、齊鳴、李玉旺、李朋幫、李丹和管海龍的中國畫《助夢》,則描繪了四川省大涼山火普村表彰脫貧示范戶領獎回鄉的熱鬧場景,作品以生動簡約的造型刻畫了彝族人民通過種植草莓開始走向富裕生活的動人畫面。而梁文博、趙鵬、宋欣聯合創作的中國畫《書香飄村鎮》,描繪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男女老少通過網絡和紙質圖書閱讀的情景,展現了新時代全民閱讀的新風尚。除了這些群體性的人物塑造,還有很多的作品是以單個或多個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畫,以小切口折射大時代,以小故事詮釋大主題,以小人物展現大變化,比如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銀獎作品李智華創作的二聯油畫《老廣東,小生活》,以微觀視角描寫了廣東集貿市場上售賣攤位的日常,以平凡的對視生動展現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創作者正是從那些忙于生計的平凡者日常生活中挖掘生活的詩意與溫度,用樸素真摯的視覺語言刻畫了基層勞動人民真實的生存狀態和鮮活形象,凝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第三,以人民為中心,就要不斷創新藝術表達,提升作品的藝術質量,以更加立體、更加飽滿的藝術形象鐫刻豐富的時代記憶。新時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民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廣大人民群眾對文藝的新需求新愿望更加多樣化,也日益迫切,對各種藝術創新表達的接受度也更高。新時代美術創作的多樣多元探索日益活躍,創新手法不斷涌現。這首先體現在美術創作著力突破傳統技法與敘事技巧的限制,采用現代人更加熟悉、更貼近時代、更易于接受的表現手法和視覺語言。比如,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作品、黃濤創作的中國畫《天塹變通途》,在傳統山水畫的構圖基礎上描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場景,在制作中使用了肌理效果,在技法上同樣更新了以往的勾線填色方式,讓中國畫走出“文人書齋”,而更加貼近表現現實的需要和人民的觀看習慣。
             在表現典型人物方面,美術家們也在力求創新突破。在“最美中國人大型美術作品展”上,焦小健、胡蓉蓉、游迪文、席華僑聯合創作的油畫《黨的文藝戰線忠誠戰士——閻肅》,運用舞臺布景切換的蒙太奇、拼貼的方法,以閻肅先生為主體,將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在空間中相互交錯展示,整個畫面從右至左以“南椰北松”的概念依次展開,紅梅和巖石以拼貼和自然銜接的方式穿插于其中,背景以晚霞的橫線條貫穿于整幅畫面,整個作品既充滿時代感又真切感人。郭健濂、褚朱炯、井士劍聯合創作的油畫《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將中心畫面構思為李保國在蘋果園中給村民傳授剪枝技術。畫面中李保國和農民的形象渾然一體,正印證了李保國的話,“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農民的形象成為李保國的另一個化身,這種相互轉化的中介就是蘋果,落實到畫面中,就是用一個個碩大的蘋果將整個的畫面串聯在一起,形成一種律動,富有現代美感。
             創新永無止境。新時代的中國美術,各種藝術門類互融互通,各種表現形式交叉融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為創作賦能,為觀念和手段、內容和形式、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的融合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催生了新的文藝樣式,拓寬了文藝表達空間。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變化,滿足多樣化文化需求,體現科技融合發展,今年中國美協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舉辦了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展覽為藝術家提供了新的創作空間,開辟了公眾認識和接觸藝術新途徑,也使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呈現了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的精神面貌,也體現了數字藝術作為重要新質生產力的巨大潛力。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藝術家應該努力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俯下身、沉下心,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筆端,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文藝工作者傾情投入、用心創作,真情傾聽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生動謳歌改革創新的火熱實踐,推出大量優秀作品,發揮了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的作用,我國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這是對新時代文藝實踐成果的總結,更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充分肯定。我們要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好運用好“兩個結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新的起點上,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編輯:王垚)
      會員服務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