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攝影’是FIAP(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120個成員共同期待探討的話題。人類需要收集自己生活中的視覺日記,AI肯定會取代部分領域,但攝影真正的本體價值會不減反增。從索尼攝影獎AI攝影獲獎作品的出現所帶來的信任危機,到人工智能的使用和飛速發展,保護好攝影的文獻性和記錄性非常重要?!?1月7日至8日,第五屆國際攝影研討會以“AI時代的攝影”為主題,在浙江麗水就國際攝影界共同關心的人工智能話題展開研討。FIAP主席里卡多·布西闡述的上述觀點,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研討會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協主席李舸,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浙江省麗水市副市長葉伯軍,里卡多·布西,浙江省文聯書記處書記趙曉剛,中國攝協副主席、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宋靖,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于德海,浙江省攝協主席王小川、秘書長沈峰,藝術家蔣澍,國際攝聯董事鄭培書,與來自美國、意大利、英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阿根廷、巴西、羅馬尼亞、南非、伊朗、新加坡等國的19位專家、藝術家、機構負責人圍繞全球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的影像藝術發展、AI技術影像與攝影藝術的關系、攝影人該如何看待和應對人工智能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分享。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攝影領域的新觀念、新技術、新樣式層出不窮,攝影藝術發展面臨全新的機遇和挑戰,許多新問題、新課題需要從理論層面作出思考、探索和回答”。鄭更生表示。葉伯軍表示,在中國攝協的傾力支持下,在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下,麗水攝影迎來許多高光時刻,逐漸形成了“世界影像中的麗水坐標”。對AI技術影像與攝影藝術等前沿熱點話題展開學術研討,將為世界攝影理論創新注入新動力,把攝影藝術推向新的廣度和高度。意大利攝影基金會創始人、圖片博覽會秘書長克勞迪奧·布魯福勒認為,攝影人必須主動應對這種變化。“就像音樂一樣,你只是個演奏者,還是能創作出獨立樂章的創作者?”他說,媒體對人工智能概念的傳播力量是巨大的,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和觀點,而創造力是人類獨有的特權,也許提高視覺教育是其中一個應對路徑。
自2015年中國攝協與麗水市政府合作舉辦國際攝影研討會以來,始終秉持國際性和學術性的理念,合力打造攝影學術交流、理論創新、成果共享的重要平臺。8年來,共有來自全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代表參加了往屆國際攝影研討會,不僅拓寬了中國攝影理論的國際化視野,也為世界攝影理論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