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聯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推進會、培訓班同期舉辦——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營造天朗氣清行業氣象
文藝工作者怎樣才能走好從藝之路?文藝界怎樣才能建設風清氣正的文藝生態?近日在江西贛州舉辦的全國文聯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推進會、全國文聯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培訓班上,相關專家、各地與會者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文藝工作在社會聚光燈下前行,文藝工作者理應履行更高標準的責任,承擔更具導向性的任務。因為文藝家的一舉一動都會對社會產生影響,這就是文藝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培根鑄魂的重要性。”全國文聯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培訓班上,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說。他在作題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風氣》的專題授課時,從“深刻認識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風氣的重要性”“行業的風清氣正需要多方合力”等方面闡釋行風建設:“風清氣正的行風建設是多方聯動的系統工程,是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是黨和政府管理部門的責任,也是文藝界團體和組織的責任,目的是要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教育群眾、引導群眾。”這場別開生面的“思想政治課”讓大家感受頗深。
藝術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文藝工作者既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也要講格調、講品位、講責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曹剛在講授《文藝工作者的自我修養與職業道德》時以“敬”“愛”“勇”比喻職業道德,并用《盔甲騎士》的寓言告誡大家:要多關注自己的內在,以達到自我實現的需要。他說:“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崇德,我們談職業道德建設、文藝倫理,首先要轉換思維,這個思維就是道德思維,是求善的思維。做工作首先要專一,用品質、行為約束、道德能力支撐起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職責,才是真正的職業道德。”
敬畏藝術、敬畏觀眾、敬畏職業——老一輩留下的從藝準則已深入廣大文藝工作者心中,但如今的互聯網大環境下,“買數據”“直播帶貨”“控評打榜”等現象催生了諸多亂象,特別是“直播帶貨”,“文藝家在帶貨,明星在帶貨,普通人也在帶貨。如何監管?對我們來說是新的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廣告監管司監督處處長唐可昕在講解《規范明星廣告代言活動法律法規和政策解讀》時剖析了監管政策,列舉多項案例,帶領大家分析廣告代言的發展和活動邊界。他說:“明星在廣告里是以自己的名義或形象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因此,明星進行廣告代言時應堅持正確導向,以符合社會公德和傳統美德。”
中宣部文藝局網絡文藝處處長劉濤在《如何加強文藝輿情的研判和處置工作》的授課中表示,分析研判文藝輿情很有必要。除加強對文藝輿情的研判處置外,還要發揮好文藝評論的作用,讓輿論主力軍挺進主陣地。
“做人的工作”是文聯的主要職責之一。2021年,中國文聯印發《中國文聯關于大力推進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和文藝界行風建設的意見》,通過建立中國文聯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發揮中國文聯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和各全國文藝家協會行風建設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努力倡導健康清朗的文藝生態。在全國文聯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推進會上,來自中國影協、中國書協、內蒙古自治區文聯、重慶市文聯、杭州市文聯、江西省文聯的有關負責人分享了各自單位按照文藝界行風建設的中心工作要求和部署,所開展的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的工作經驗。
中國影協通過建立有效機制,發揮電影界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的牽引作用,將行風建設與協會重點工作相融合,集全協會力量開展行風建設工作。中國書協有關負責人在國內多個地市進行調研,并與基層書協、基層書法工作者、“文藝兩新”等座談交流,以解決實際問題。“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內蒙古自治區文聯團結帶領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弘揚烏蘭牧騎優良傳統,組織千余名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牧區,創新開展多個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重慶市文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引領行風藝德方面的作用,從增強宣講的聚合力、感召力、感染力、親和力四個方面進行文藝界主題宣講,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扎根生活沃土,用文藝服務人民。杭州市文聯介紹了推進“文藝兩新”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上的成績,通過建立“文藝兩新”發展促進會等多個組織,延伸團結引領和聯系服務的工作“手臂”。江西省文聯通過持續深化文娛領域綜合治理,聚焦教育培訓、機制建設、示范引領、監督管理等舉措,積極團結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自尊自愛、互學互鑒、天朗氣清的行業新氣象。
參加推進會和培訓班的人員還前往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社區開展微黨課學習,并赴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