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類融通一筆書 他從點畫悟真如
——書法界追憶著名書法家沈鵬
他是當代書法繁榮發展的見證者、推動者,他提出中國書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制定并貫徹“弘揚原創,尊重個性,書內書外,藝道并進”的十六字方針。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書法家、詩人、美術評論家、編輯出版家沈鵬先生。8月21日14時55分,沈鵬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中國書協主席孫曉云得知沈鵬先生逝世的消息后,心情十分難過沉重?!吧蝙i先生從中國書協成立伊始的40多年來,一直以博大的胸懷和積極的實踐,引領書法工作者走在前沿,繼承優秀傳統,勇于探索創新。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以先生為旗幟,他的去世對我們而言是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孫曉云早在1987年就與沈鵬先生相識,她說:“沈鵬先生對年輕一代予以極大的關注和鼓勵,他既是一位讓人尊敬的學者,也是一位受人愛戴的長輩。他每天都要大量閱讀,涉獵古今中外,不斷推進自己知識結構的更新,是我們學習的榜樣?!?/p>
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李昕表示,沈鵬先生是一位優秀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推動者,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一位深受愛戴、成就卓越的書法家,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筆墨之功轉向國家的書法發展大道,以身示范并引領著書法家更多地把書法眼光投向時代、投向社會、投向生活。李昕說:“我們懷念沈鵬先生,就要履行好協會職能,以做人的工作為核心,服務好書家,帶動更多書家創作出記錄時代、不負時代的精品力作?!?/p>
沈鵬先生在書法創作、學術研究、編輯出版、教學育人、美術評論以及詩詞創作等多個領域卓有成就。他專注美術、書法理論和實踐研究,撰寫評論文章百余篇,評論文集《書畫論評》《沈鵬書畫談》《沈鵬書畫續談》《書法本體與多元》及各類書法作品集凡五十余種。西泠印社副社長、鄭州大學教授李剛田回憶:“沈鵬先生一輩子在努力在奮斗在思考。我在擔任《中國書法》雜志主編時,沈鵬先生已年逾八旬,他還寫了一篇書法論文,從美學本質上來研究當代書法,那篇論文引發了非常大的轟動。他一直堅持獨立思考,堅持獨立精神,不肯隨波逐流,這點是很可貴的。尤其是他晚年依然不懈思考,還提出很多獨到的看法,非常值得尊敬。他是一個典型的文化人,又是一個具有浪漫情懷的詩人藝術家。我們懷念他?!?/p>
沈鵬先生重視青少年書法教育,呼吁普及書法知識,致力于書法人才培養;熱心公益事業,長期大量捐款,設立四個基金會以及“沈鵬藝術公益基金” ,推動當代書法發展。中國書協副主席、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葉培貴回憶:“沈鵬先生非常博學,特別是他晚年在中國書法與詩詞結合、與文化結合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引領。沈鵬先生對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專業的創辦、成長,包括我本人,都有非常多的提攜、幫助和教誨。他是我的博士論文答辯委員之一。他對于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很多支持,作過很多貢獻。”
中國書協理事、北京書協副主席龍開勝撰文《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泣憶恩師。他說:“2008年,中國國家畫院書法課題班招生,導師正是沈鵬先生,正是因為這個課題班,我才有機會和他近距離交流。他講課充滿魅力,雖輕聲細語、溫文爾雅,但充滿力量、擲地有聲,對書法的觀點從不含糊。沈鵬先生強調‘弘揚原創,尊重個性,書內書外,藝道并進’十六字方針,為的就是推動整個書壇和中國書法持續健康發展?!?/p>
沈鵬先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發表古典詩詞創作逾千首,先后出版《三馀吟草》《三馀續吟》《三馀再吟》《三馀長吟》《三馀詩詞選》等詩詞集。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主任、北京書協副主席虞曉勇說:“沈鵬先生的詩與書是相通的,他可以將對于書法的感悟通過詩歌韻語典雅地表達。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是,先生作品中充盈著詩的激情、詩的空靈、詩的親近?!庇輹杂抡J為,沈鵬先生用一生的藝術經歷詮釋了書法與“文”“意”的關聯,也用畢生的藝術成就解答了新時代書法發展的命題。
“萬類融通一筆書,我從點畫悟真如?!边@是沈鵬先生自作詩《臨池二首》中的詩句,既是一種對作為個體的藝術自我、文化自我、精神自我的自信,更是一種對中華文化的自信。書法家既要有“融通萬類”的豪情,也要有“點畫悟真如”的真功夫,如此,方能“筆下有乾坤”。斯人已去,但他給后來者的啟示,必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加清晰、愈加厚重。
掃一掃瀏覽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