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圖為座談會現場。中國文藝網 高晴攝
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中國舞協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馮雙白,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主任羅斌,中國舞協副主席山翀、王舸,中國舞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夏小虎,中國舞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柳斌,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舞蹈》雜志執行副主編張萍以及王玫、田露、龐丹、許寧、林文中、費波、田湉、黃佳園、呂梓民、許淋淋、張鵬、韓瑾、龐宏、李永明、袁時等領導專家參加此次座談會。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源泉。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積極探討、各抒己見,針對如何將藝術創造力與中華文化價值融合,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等問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論證。
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圖為座談會現場。中國文藝網 高晴攝
馮雙白在線上發言中表示,中國古典舞用肢體語言溝通古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創作過程中應對中國古典文化中形而上的力量深入學習和思考,將富有哲學、美學意味的中國古典文化精髓內容在作品中呈現。
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圖為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主任羅斌主持會議。中國文藝網 高晴攝
羅斌介紹,探討傳統文化在當下的表述方式、表述形態以其在思想層面的建構,是“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的初衷。中國舞協希望借由此次座談會及未來的項目發展,在傳承發展中國古典舞的同時,引領觀眾讀懂其蘊含的文化底蘊,進一步讀懂中國。
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圖為中國舞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夏小虎出席會議。中國文藝網 高晴攝
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圖為中國舞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柳斌出席會議。中國文藝網 高晴攝
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圖為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舞蹈》雜志執行副主編張萍出席會議。中國文藝網 高晴攝
中國舞協“國風舞語”項目旨在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探索用舞蹈藝術的形式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和途徑。項目首站擬定在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舉辦,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主題,對中原地區積淀的華夏文明、黃河文化進行深度挖掘闡釋。中國舞協計劃組織行業內具有典范性影響力的頂尖編導、專家、學者開展主題采風、創作實踐、研討座談等系列活動,運用中國古典舞的身體語言來創作出能夠彰顯中國精神內核與審美旨趣的優秀舞蹈作品,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河南故事,講好黃河故事。
4月22日,“國風舞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項目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圖為座談會現場。中國文藝網 高晴攝
此次座談會中,與會專家就“古典舞學科體系的建構”“古典舞的教學當中對身韻的探索”“歷史題材創作如何與現實相勾連”“如何富有針對性、高效完成采風工作”等方面的問題共同進行探討,結合自身研究方向為項目提出合理化建議,大家一致認為,中國古典舞是中國古代有歷史依據的舞蹈形態,古典舞創作建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從歷史中提煉古典審美品格,文化傳承是其核心要素之一。要堅持從文物藏品中獲得靈感,深入挖掘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要讓技術手段充分運用于舞蹈創作,為傳統舞蹈語言賦予新的表達形式,延展觀眾對舞蹈藝術的感知,推動舞蹈行業與河南當地文創、文旅產業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