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聯(lián)要聞

      冬奧中的生命韻律——記“2022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時間:2022年01月26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宮劍南
      0

      冬奧中的生命韻律

      ——記“2022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2022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開幕式現(xiàn)場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世界的每個國家,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各國人民同舟共濟、抗擊疫情,在為拯救生命的精神感到可歌可泣的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如今全世界人類已是命運共同體。不僅讓人類再一次領悟生命至上的內涵,也把對于生命的尊重、對于生活的熱愛之情再次激發(fā)出來——崇尚健康的美、力量的美和運動中綻放的生命之美。而這些對生命的禮贊、對健康之美的頌揚,對堅毅精神的傳唱,各國藝術家也在各的美術創(chuàng)作中盡情表達,成為他們參加“2022 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所共同關注的話題。1月21日至2月15日,由中國文聯(lián)、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美協(xié)主辦的“2022 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本屆雙年展適值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之際,更顯得意義非凡——冬奧地標、冰雪項目、體育賽事、冬季運動……一系列與2022 年北京冬奧會相關的主題成為本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最矚目的亮點,而背后隱喻的對于生命的各種贊頌、希冀也是各國藝術家表現(xiàn)出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以當代視覺藝術的形式緊扣時代脈搏、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鮮明主題,打造了參展國規(guī)模最大的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平臺,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重要載體,被譽為‘架起東方與西方的橋梁,編織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紐帶’。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從美術的角度詮釋奧林匹克精神和北京人文奧運理念,將對烘托營造北京熱烈的冬奧氛圍起到積極作用。”中國美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表示。

        生命中的亮色 

        運動是生命的強光,藝術是生命的亮色。如果說奧運的圣火放射著生命的強烈光焰,那么藝術的靈感煥發(fā)著的就是生命的亮麗光彩。“對每個生命個體來說,運動都是保持其生命狀態(tài)最基本的方式。從這個意義看,在全球性疫情尚未得到徹底控制的危情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再度凸顯了生命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中國美協(xié)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志社社長兼主編尚輝說。生命的主題之于2022 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意義就如此聯(lián)系了起來。

        藝術和體育雖分屬不同領域,但在北京冬奧會期間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卻可以將二者完美融合,將體育的精神與藝術的情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反映“生命之光”主題的深厚底蘊。展覽中,中外藝術家站在不同視角闡釋“生命之光”——法國藝術家尚塔爾·安德里亞·巴泰勒米把抗疫圖像與奧運圖像聯(lián)系起來,表現(xiàn)人類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黑暗時期,逐漸走向生命光明美好的未來。伊拉克藝術家薩曼·阿布貝克爾·賽義德描繪了一個透過自家厚重大門縫隙向外張望的小女孩,一束光照在她的面頰,表達伊拉克人民對新生活的向往;中國藝術家王冠軍以工筆畫技法,描繪西方神話中的人物形象,以此表達中西文化交融互通的和諧大觀,彰顯人類文明,散發(fā)生命之光。

        中國藝術家李宏鈞在中國畫《生命之光》里有著更為豐富的表述,也展示出他對于生命與奧運更多元的理解,他說:“我生長在黑龍江,小時候的很多游戲都離不開冰雪,因此我對于冰和雪的感情很深。我的《生命之光》表達了‘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用拼貼組合的形式來描繪這幅中國畫。畫面的中心位置是2022 北京冬奧會的會標,它沉浸在一片象征生命之色——綠色的矩形里,各項冰雪運動圍繞著會標在這片綠色中展開。會標的上方是2022 北京冬奧會分別位于北京和張家口兩座城市的主場館景色,一座在白天,一座在夜間。緊鄰場館的分別是東西方的兩位女神,左側是中國神話中掌管霜雪的女神‘青女’,右側是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尼克’,她一手握棕櫚條,一手舉橄欖環(huán),象征在比賽中會一直徘徊在勝利者周圍。圍繞女神繼續(xù)展開的是第一屆冬奧會開幕式現(xiàn)場,以及冰壺、花樣滑冰、冰球等冬奧賽事,這些熱烈的比賽場景在2022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帶領下,形成了本屆在中國舉辦冬奧會的寓意,以及這一國際賽事里中西方之間將有的對話。”在這樣一幅內容豐富的中國畫里,生命之光屬于冬季、屬于奧運、也屬于世界人民的團結與和諧。

        “生命”與藝術家的責任 

        如果問起藝術家的責任,當然要從他們的作品里去尋找答案。參加過兩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中國藝術家王學賢對此有著更豐富的理解,從他參加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合作作品《以愚公移山精神建設“一帶一路”》到參加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合作作品《體育強國,夢想激蕩》,讓王學賢深深地體會到了“匹夫有責”的分量和作為美術創(chuàng)作者的社會責任感,他說:“我們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著,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在未來的創(chuàng)作上,我踐行‘負責’的主題創(chuàng)作之路。”在《體育強國,夢想激蕩》的開篇,畫家以中國乒乓外交的背景展開,“畫面貫穿的一束光,可以理解為體育的生命之光和歷史的時間之軸;也可以具象地看作我國乒乓外交的一個縮影,開啟了中華體育一個嶄新的篇章。時間軸的上方重現(xiàn)了1937 年‘五一’運動會

        延安窯洞前,觀看體育比賽的紅軍指戰(zhàn)員和革命圣地的‘寶塔山’。‘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毛澤東在上世紀50年代的題詞。”在畫中,畫家再現(xiàn)了20世紀80年代的“女排精神”、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2021 年8 月1 日“中國速度”蘇炳添跑出了中國體育歷史的新篇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入場式、2021年東京奧運會首日金牌選手楊倩和侯志慧、賽艇女子四人雙槳摘金等等歷史性畫面,以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講述了我國體育發(fā)展的故事。“希望通過繪畫的直觀表現(xiàn),給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觀者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王學賢說。

        陳志杰的中國畫《同心抗疫》同樣展示出藝術家的責任,畫家借鑒《清明上河圖》長卷,描繪廣州、佛山市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檢測時的感人畫面。

        國外藝術家同樣用作品反映他們的社會,回應著他們的責任,克羅地亞藝術家文卡·加斯帕魯斯在《千紙鶴》里描繪了一個手捧千紙鶴的姑娘,寓意在世界各地的艱難時期,千紙鶴成為治愈和希望的象征。以色列藝術家黛比·坎佩爾在《新冠病毒時期:祈禱》中以戴口罩的老人和兒童形象,講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阿隆·施武特定居點的社區(qū)公園取代了原有的宗教和文化場所,贊頌人們?yōu)閼獙σ咔榕ふ肄k法、調整生活方式、迎接各種挑戰(zhàn)的堅毅精神。此外,《戰(zhàn)爭災難》《流離失所》《聚餐聊天》《世界是個小村莊》《新的生命為和平而團結》等作品,也體現(xiàn)出各國如今的困難、現(xiàn)狀和期望,也讓展覽聚焦抗疫精神與奧運精神的同時,更加凸顯人類生命的價值。

        科技之于生命 

        這些在雙年展中呈現(xiàn)的新作,不僅凸顯出各國城市當代化進程中的人類價值,某種程度上也展示出當代社會各國發(fā)展的許多方面,較為突出的當屬科技,科技同樣展示出生命的光輝。在尚輝看來,“生命之光”探討的就是在后現(xiàn)代文明中如何處理自然與人、科技與人的關系問題。不是科技要駕馭自然超越人類,而是通過科技使人與自然更好地和諧相處。因為,不論人類通過科技文明延伸了多少能力,都只能是以人的生命運動與生理機能為根本,而不是用科技的智能替代人的生命體驗與生命價值。中國藝術家劉向華以3D 數(shù)字影像技術創(chuàng)作《冬奧流光》來順應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下日常媒介融合的特點,他說:“疫情發(fā)生以來,從生活各方面的體驗、創(chuàng)作上的感受,的確是和生命掛上鉤的。但怎樣把網絡化的日常生活方式藝術化呢?或者說藝術創(chuàng)作如何適應網絡化的日常?都是數(shù)字信息技術條件下,藝術面臨的一個實質性問題。”《冬奧流光》融合水墨語言與計算機的表達方式,一方面用掃描儀、三維掃描儀去捕獲現(xiàn)實中的形體和圖形,另一方面采用純粹的建模創(chuàng)作虛擬數(shù)字內容。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件作品把手工與科技相融合,也是把情感與理性相融合。恰如中央美院教授薛永年所認為的,“生命之光”的充分放射,不僅有賴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需要在高科技時代,復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之光。

        北京冬奧,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國 

        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奧林匹克的圣火再次從雅典傳遞到北京,點亮了象征著和平、友愛、光明的生命之光,給人類增加了拼搏的勇氣、團結的力量和未來的希望。在談及《一起向未來——2022北京冬奧會歡迎您》的創(chuàng)作感想時,中國藝術家張湸說:“2022北京冬奧會不僅是展現(xiàn)中國體育實力的競技場,更是一個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敘事場域。”她以北京冬奧盛會為核心內容,用中國畫的形式展示美麗的中國畫卷。在這幅長卷中,從右至左對應著北京冬奧會舉辦地——北京、張家口兩地的場館和運動賽事。在集合一系列人們熟悉的建筑、形象、圖案,展示冬奧盛會全景的同時,張湸提煉藝術的表達:“美術創(chuàng)作應該比現(xiàn)實更加富有生動性、戲劇性和超現(xiàn)實性,繪畫手法應該融合夸張、浪漫、童趣、夢幻、奇思妙想等綜合的表達,而不能單以寫實來表現(xiàn)。”霞光紅、迎春黃、天霽藍、長城灰、瑞雪白的大面積運用,加上水色顏料的“清”“透”與水干色的“厚”“實”產生碰撞,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體現(xiàn)出這幅當代中國畫主題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性、時尚性、大眾性、國際性。

        烏克蘭藝術家德米特列科· 米可拉以中國長城入畫創(chuàng)作《倒計時500 天》,展現(xiàn)2022 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 天紀念活動上,飄揚在長城上的冬奧會會旗。意大利畫家朱利亞諾·格里蒂尼的《重啟》通過描繪短跑運動員的起跑瞬間,倡導懷著前路比過去更好的希望出發(fā),走向新的未來,哪怕不知道目標是哪里,但始終要做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事。

        “以繪畫為例,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反映出了藝術家的自由與情感,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追尋和諧與精妙。就如同滑雪一樣,起點與終點限制了路線,周圍的木樁圈定了賽道,從而運動員可以找到最精確高效的路線。無論運動員還是藝術家都有著同樣的夢想,他們內心深處追逐著同一個目標——將他們的思想完美地呈現(xiàn)給世界。”法國藝術家雷米·阿龍表示。2022北京冬奧會將人們所有的夢想交織在一起,通過富有建設性、和諧友好的對話,建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個國家組成了地球上的人類大家庭,我們在奧運會上相遇,通過體育賽事這一相通的語言,以團結和友誼的精神相互了解、相互欣賞、相互對話。在中國北京,此次冬奧會將極具代表性。”他說。

        “正如宋代詩人陸游在《落梅》詩中設問:‘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竟是誰?’今天我們也可以回答:力斡春回的是世界各國的白衣天使、冰雪健兒,人民群眾和美術家們,是在冰雪嚴寒中愈發(fā)燦爛而溫暖的生命之光。”中國美協(xié)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說,“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主題總能扣準時代脈搏、主動配合呼應國家大外交和大政方針,體現(xiàn)出具有普適性的人文關懷。從‘色彩與奧林匹克’到‘生態(tài)與家園’,從‘未來與現(xiàn)實’到‘記憶與夢想’,從‘絲路與世界文明’到‘多彩世界與共同命運’,再到‘生命之光’,各國藝術家用自己鍥而不舍的藝術創(chuàng)作詮釋了什么是‘生命之光’。”


      生命之光 李宏鈞


      體育強國,夢想激蕩 王學賢 燕婭婭 王學儒


      走向光明 尚塔爾·安德里亞·巴泰勒米


      生命之光 薩曼·阿布貝克爾·賽義德


      一起向未來——2022 北京冬奧會歡迎您 張湸

      (編輯:王解生)
      會員服務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