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藝評論家協會學習《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
讓文藝評論充滿正氣、朝氣和銳氣
中宣部等五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總體要求,指出要把好文藝評論方向盤,要開展專業權威的文藝評論,要加強文藝評論陣地建設,并強調要強化文藝評論的組織保障工作。《意見》在文藝評論界引起熱烈反響,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組織全國各文藝評論家協會進行了學習討論。
大家認為,《意見》充分體現了黨對文藝評論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文藝評論家的關心愛護,將文藝評論的歷史使命和作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林崗認為,《意見》說出了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的心聲,厘清了黨的文藝評論事業健康發展的路徑,特別是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對文藝評論的政治方針和尊重藝術規律、尊重審美差異、發揚藝術民主,從來就是并行不悖、兼顧實行的。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韓進認為,《意見》必將激發文藝評論的活力和創造力,為文藝評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負責人凍鳳秋認為,《意見》的前瞻性、針對性、導向性將讓文藝評論充滿朝氣和銳氣。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段運冬認為,重慶文藝評論工作者應主動將《意見》精神內化于心,通過學科擴容,直面文藝生產現場,聚焦“極優藝術”的創作,引領跨媒介環境下人民的文藝生活。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震認為,要充分發揮陜西作為新中國文藝評論重要區域、文藝大省、強省,以及理論研究與評論實踐的傳統優勢,以新舉措新作為為新時代文藝評論事業作出新的貢獻。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額爾登認為,對《意見》的深入學習有助于內蒙古自治區文藝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與時代同頻共振、發時代先聲。內蒙古文藝評論界應進一步堅定立場,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高度重視和有效發揮新時代文藝評論的引領作用。
大家認為,《意見》為新時代文藝評論精準把脈,是推動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文藝創作健康繁榮、社會風尚積極向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賴洪波認為,《意見》明確指出了文藝評論要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重要作用,為開展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胡曉軍認為,《意見》直面當代文藝評論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當前文藝評論工作的優勢與難點,提出了目標性與操作性俱強的思路和方法,將權威性與群眾性緊密結合起來,體現出既具原則規定性又具時代針對性的要求。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專職副主席于濤認為,《意見》提出健全文藝評論標準,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在文藝評論領域內應解決“精英化”“小眾化”“圈層化”的問題。寫人民群眾讀得懂、聽得進、有共鳴的文藝評論應成為文藝評論工作者的首要目標。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負責人尹樹鳳認為,要堅決抵制錯誤藝術思潮,正確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觀點問題,準確把握文藝評論的尺度和分寸,提高評論的表達能力,力推文質兼美、美美與共的文藝評論。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張應輝認為,《意見》用“繼承創新”“批判借鑒”來明確處理中西文論的關系,強調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和評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這種問題意識和導向將強力推進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汪素芳認為,《意見》中關于運用新媒體和大數據加強文藝評論陣地建設、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靈活的激勵機制、注重網絡文藝評論隊伍建設等表述,都涉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文藝評論工作的新路徑、新亮點、新可能。按照這些新路徑和新方法開展工作,文藝評論事業一定會有新突破、新收獲。新疆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袁鳳梅認為,要守好文藝評論陣地,尤其要加強網絡新媒體評論平臺建設,加強針對青少年文藝產品的審核把關,優化其成長環境。
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李建華和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秦檳等紛紛表示,將從文藝評論的陣地建設、基地建設、隊伍建設、評獎激勵機制以及網絡文藝評論工作等方面著手貫徹落實《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