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輝煌百年歌”宣傳圖片
“新中國成立前,我是一個半工半讀的窮學生,我的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黨的關懷。我的作品是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百年大慶的真情表露。”不久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花向陽開’魯慕迅作品展”成功舉辦,湖北省文聯離休藝術家魯慕迅在93歲高齡之際的創作感悟,是湖北文藝工作者始終堅守初心、傳承發揚黨的文藝事業的縮影。
在湖北文藝的百年長河中,黨的領導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文藝工作前進的方向。毛澤東、周恩來、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接見湖北文藝家,并對湖北文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大批膾炙人口、傳之久遠的紅色文藝作品應運而生,在新中國文藝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當前,在全國上下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湖北文藝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國文聯的指導和湖北省委統一部署,主動擔當作為,精心策劃“永遠的旗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創作、活動,用文藝方式唱響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主旋律,為建黨百年營造濃厚文化氛圍。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花向陽開’魯慕迅作品展”作品
潛心創作 濃墨重彩再現偉大歷程
“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黨的發展歷史上,許多重要的黨史事件發生在荊楚大地,這為湖北文藝工作提供了力量源泉和精神沃土。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用文藝作品傳播黨史知識、傳承精神偉力、激勵奮斗精神,是湖北廣大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崇高的職責和使命。
6月5日,武漢說唱團都市茶座的演出現場熱鬧非凡,作為湖北省文聯“永遠的旗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創作項目之一,新排練的曲藝劇《三教街41號》贏得群眾喜愛。該劇以“八七會議”的會址“三教街41號”命名,把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曲藝元素與戲劇表演融合,演繹了一段曲藝世家為保障會議召開而不惜做出犧牲的感人故事,給觀眾上了一堂生動黨課。
聚焦重大黨史事件,凝練文藝創作主題。6月29日,“永恒記憶·不朽豐碑——湖北黨史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文獻展”在武漢開幕。
該項創作從“武漢共產主義小組誕生”、“八七會議”、“黃麻起義”等發生在湖北境內的重要黨史事件切入,13幅畫作涵蓋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多個畫種,吸引眾多市民觀看。“百年輝煌·武漢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聚焦英雄城市武漢的百年歷程,共展出作品253件,預展已于6月份在武漢美術館啟動。
“永恒記憶·不朽豐碑——湖北黨史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文獻展”作品之一《火種》 沈祥勝 徐薇子 沈京京 趙啟龍
加強文藝創作區域協作,上下聯動。6月16日,由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文聯共同主辦的“紅色大別山·輝煌鄂豫皖”三省書法美術攝影作品邀請展在安徽合肥拉開巡展帷幕,讓三地群眾重溫大別山精神,感受巍巍大別山,濃濃紅色情。同時,湖北12個省級文藝家協會結合自身特點,找準建黨百年主題文藝創作發力點,共開展“永遠的旗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文藝創作項目25個,全省文聯系統開展的建黨百年主題藝術活動已達100余場,形成了主題文藝創作規模效應,呈現出高潮迭起,精彩紛呈的喜人態勢。
此外,編撰的《歷史回聲——湖北革命歷史民歌典藏》將于年內出版,“百年輝煌百年歌”1921-2021湖北優秀歌曲推廣活動、“舞動新時代,永遠跟黨走舞蹈展演”、“湖北省第九屆書法篆刻展”、“毛澤東詩詞書法作品展”“《習近平用典》書法作品展”、“金石銘志篆刻作品展”、“永遠的旗幟——湖北省中國畫作品展”等多項展覽、展演項目,也在火熱舉行或緊密籌備中。《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曙光——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誕生》等7部作品已入選國家級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項目,不久將與觀眾見面。
音樂快閃“媽媽教我一支歌”拍攝畫面
扎根人民 飽含深情講好“文藝黨史課”
“普及黨史知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湖北省文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通過創新開展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活動,把黨史知識融入文藝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藝術熏陶中學黨史”在湖北“火”起來。
6月1日,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獲得者、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傳承人黃春萍來到湖北省大悟縣陳河村,與當地的小朋友一起繡黨旗,陪他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兒童節。從今年4月開始,湖北省文聯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先后在鄂豫皖、湘鄂贛、湘鄂西等革命根據地開展“學黨史、傳精神、跟黨走”主題慰問演出。按照活動安排,每到一地,當地都組織具有老區特色的原創文藝節目參演。
上好抗疫“大思政課”,宣傳偉大抗疫精神。4月8日,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新書《如果來日方長》分享會在武漢舉行,書籍從普通人的生活視角出發,深情講述抗疫故事,展現了偉大抗疫精神。湖北省文聯還先后在武漢楚河漢街舉辦“相約春天”抗疫攝影展,在武漢東湖新城社區舉辦微電影《陽臺》首映儀式,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癥科主任張繼先、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陶久娣、援鄂醫護代表徐燦、徐健等來到展覽、展映現場與市民交流。藝術作品中的原型走到觀眾中間,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效果。
“六一”兒童節,漢繡傳承人黃春萍等文藝家教小朋友繡黨旗
做好“互聯網+文藝”工作,湖北省文聯集中打造一批群眾愛聽愛看的融媒體產品。6月中旬,“不忘初心舞起來”舞蹈快閃和“媽媽教我一支歌”音樂快閃視頻在網絡平臺熱播。舞蹈快閃中,伴隨著《不忘初心》的動情歌聲,500余名舞蹈演員舞姿翩翩,激情澎湃,打卡“中共五大”會址、武漢革命博物館等熱門紅色景點;在音樂快閃中,融入青年喜愛的搖滾風格,吸引數千名湖北文藝名家、文藝志愿者、湖北籍奧運冠軍代表、抗疫先進人物代表和群眾參與拍攝。6月19日,系列紀錄片《荊楚芳華》(第一輯)在電視臺和網絡平臺同時上線,周韶華、劉鳳、孫方等高齡藝術家,親身講述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為新中國而創作、為人民而創作的從藝歷程。三部視頻上線不久,瀏覽量已突破200萬人次。
激發群眾創作熱情和藝術智慧。湖北省攝協“紅色荊楚百年影像展” 、湖北省民協“百年民俗紅色記憶影像展”引來各地群眾熱烈響應,已收稿1000余件;今古傳奇傳媒集團與“人間故事鋪”聯合推出“紅船寫作計劃”,用普通人的視角生動講述“我心中的中國共產黨”,引來30萬“粉絲”關注……此外,湖北省文聯還采用“點贊送票”“精選留言”等方式,打通線上線下,增強主旋律活動吸引力,不少市民“全家出動”觀看展覽、展演。
到人民中去,共慶百年華誕。湖北省文聯主辦、承辦的16場群眾性主題活動,突出“實”、倡導“活”、力求“效”,被列入湖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項群眾性文化活動”中,營造了“黨的盛典、人民的節日”濃厚氛圍。
曲藝劇《三教街41號》劇照
繼往開來 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奏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時代主旋律的火熱創作和活動中,作為具體創作者、參與者的湖北文藝工作者們,親身親歷,感同身受,重溫了黨的輝煌歷程,進一步堅定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念。
今年4月,湖北省文聯組織文藝家赴革命老區紅安縣七里坪鎮創作采風,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聆聽村支書講述“紅色家書的故事”。從該村走出的開國將軍秦光遠手寫的一封封家書,盡顯一位共產黨人清正廉潔、忠誠為民的耿耿初心,深深地震撼了在場的文藝家們。在湖北省舞協組織的快閃視頻拍攝中, 86歲的舞蹈藝術家劉鳳,冒著高溫天氣帶頭排練,還熱情地帶領小演員們觀看紅色經典、聆聽紅色故事。老文藝家的赤誠之心,讓年輕的文藝工作者為之動容。創作大型油畫《黃麻起義》的青年畫家張聃,多次到革命老區紅安采風,每次都會被革命先輩的事跡深深震撼:“黃麻起義的先烈們犧牲時平均只有20多歲,熱血青春感天動地,我一定要用心打磨,精益求精,再現好這段英雄的歷史!”湖北小曲演員姚俐玲在飾演革命先烈時坦言:“只有設身處地地了解革命先輩當時的境遇,才能真正把角色演鮮活,打動觀眾。”
“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就是要把全部生命投入到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把滾燙的心放進與人民同心的作品中。 ”這已成為老中青三代湖北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們的共識。
銘記歷史,激勵當下,昭示未來。沐浴新時代的春風,湖北省文聯將繼續沿著新時代中國文藝前進方向,圍繞“做人的工作”核心任務,匯聚起全省文藝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湖北廣大文藝工作者必將不負黨的關懷和重托,不負人民的期待,向著文藝的星辰大海,揚帆遠航,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