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協創新人才培訓方式取得良好反響——
線上培訓,助力雜技人才培養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教育培訓工作提出嚴峻考驗的情況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中國雜協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中國雜協創新培訓方式,先后舉辦4次培訓班,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雜技與魔術表演專業雜技專業課教學指導意見培訓班、全國雜技劇目創作研修班、第三屆中國雜技理論高級研修班、全國新文藝群體魔術人才高研班,采取線上培訓為主、視頻會議為輔的模式,其中線下培訓1次,在中國文聯網絡培訓云平臺線上開班3次,共培訓學員940人,其中新文藝群體778人,占比約83%,反響熱烈,成果顯著。
近日中國雜協在京舉辦“中國雜技家協會培訓工作研討會”,總結2020年中國雜協培訓工作經驗,暢談對深入推進培訓工作的期待與希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邊發吉,中國雜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唐延海,李寧、趙雙午、俞亦綱、薛金升、肖世革、劉揮、薛長緒、于秀英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和各培訓班次的授課專家、學員代表近50人參加了研討會。
邊發吉表示,要進一步豐富、拓展培訓內容,探索開展針對雜技院團長、地方雜協秘書長等人群的專題培訓,全面培養雜技人才,為雜技創新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唐延海表示,中國雜協高度重視雜技教育培訓工作,培訓過程中堅持高標準落實人才培養規劃,科學規劃課程,授課專家不計回報嚴謹認真,全國各地學院踴躍參與,充分彰顯了中國雜協培訓的影響力與凝聚力。
中國文聯雜技藝術中心副主任于秀英介紹,中國雜協制訂了完善的培訓實施方案,把教與用作為培訓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增加了大體量案例教學和經驗分享內容,以線上視頻案例觀摩為主,注重引導激發學員的創新創作。學員們表示,培訓內容豐富新穎、課程設置合理,特別是新采取的線上培訓形式,授課方式靈活,對自己從事雜技行業是一次全面提升和幫助。
中國雜協顧問孫力力表示,應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課程占比,邀請更多雜技名師名家現場授課、傳授經驗。俞亦綱、李恩杰、董爭臻、劉正榮等專家認為,線上培訓有著獨特優勢,應進一步提升培訓工作的系統性、持續性,豐富培訓層次,創新培訓形式和內容;進一步擴大培訓的覆蓋面,拓展教育培訓的師資隊伍,加強雜技理論研究和教育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