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生動記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立足“兩個大局”、推進“兩個偉大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權威、最系統、最鮮活的原著原典。其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理論基石和思想源泉,為我們做好新時期文化文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重要論述是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以“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為專題,收入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這方面論述的六篇重要文章,以許多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重大思想觀點,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一系列重大問題,彰顯了文化建設、文藝工作在治國理政方略中的重要位置,體現了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有機統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從歷史維度上看,這些重要論述源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藝理論和中華美學精神,源于對我們黨百年來領導文化文藝工作的經驗總結,充分展現了廣闊的思想視野、深厚的人文情懷和博古通今的歷史底蘊。從理論維度上看,這些重要論述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文藝觀、毛澤東文藝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學說,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相結合,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主義文藝本質屬性與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和思想創新,實現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新飛躍。從實踐維度上看,這些重要論述深刻總結當前我國文藝面臨的新實踐、新挑戰、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事關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釋放出強大的思想魅力和實踐偉力。
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科學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論述,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和時代要求,圍繞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個主題,深刻闡明了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文藝的立場價值、使命任務、地位作用、方針原則等重大問題,涵蓋了文藝創作生產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既破解了一段時間以來困擾文藝理論和實踐的普遍問題,也鮮明回答了當代中國文藝遇到的特殊問題,構建起一個立場鮮明、觀點系統、判斷科學、邏輯嚴密、學理深厚的科學理論體系。
一是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些重要論述,賦予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更加清晰的歷史方位和更加突出的戰略定位,旗幟鮮明地提出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立場。
二是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更大貢獻。強調文化文藝工作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十分重要的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指出文藝工作者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文藝在時代發展進步中的獨特價值和功能作用,鮮明地回答了新時代文藝工作的使命任務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強調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強調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要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文藝的人民性特征,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的根本宗旨和價值取向。
四是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牢牢把握繁榮創作這一中心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作生產優秀作品是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強調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強調要推動文藝創新創造,提升文藝原創力,在觀念和手段結合上、內容和形式融合上進行深度創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強調要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強調要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文藝作品要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強調要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這些重要論述,提出了繁榮文藝創作這一文藝工作的核心命題,明確了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根本任務和工作重心。
五是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為宣傳思想工作“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指明了方向。強調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強調文藝工作者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強調要堅持立德樹人,發揚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優良傳統。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這些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應該走什么樣的人生之路、藝術之路這一重大命題,對加強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和文藝界行風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六是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強調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要把握住兩條:一是要緊緊依靠廣大文藝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藝規律。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保護好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強調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強調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文藝評論,發揮文藝評論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強調要充分發揮文藝界人民團體的重要作用。哪里有文藝工作者,文聯、作協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強調文聯、作協要深化改革,突出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工作向基層傾斜,服務向最廣大文藝工作者拓展,加強對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的團結引導,強化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在行業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這些重要論述,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深刻闡述了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文藝工作領導的方針原則和工作重點,確保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發展領導權和正確方向。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原創性開創性觀點和其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重大思想觀點,蘊含著鮮明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認識論方法論層面實現重要突破。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觀,始終貫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工作導向,把“人民中心論”作為理論基點、價值支點、實踐原點,自覺把握文藝創作中主客體互動規律,充分體現人民立場,充分彰顯人民情懷。二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文藝觀,貫穿著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觀點、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的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把文藝與時代趨勢、歷史任務相聯系,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文化文藝領域的生動體現和創造性運用。三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本體觀,貫穿對文藝的創作方法、形象、典型、鑒賞、評價等問題的本質性把握和原理性揭示,系統總結其審美規律、美學規律,充分體現對馬克思主義文藝本體理論的繼承和創新。四是堅持與時俱進的文藝觀,突出體現在對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外有益文明成果的繼承和發展上,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重在揚棄結合中推動人類文明發展,強調善于運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進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等等。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建構當代中國特色文藝理論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和評價體系,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南和廣闊研究空間。我們要系統把握和自覺運用其中貫穿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方法,為我們做好文化文藝工作提供強大理論武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基本途徑、重要原則等,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發展文化事業、衡量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為“十四五”時期乃至今后更長時期文化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發展方向。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學、及時跟進學,全面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把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引向深入,推動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繁榮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