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藝的力量鞏固脫貧成果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隊走進四川馬邊
馬邊彝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省小涼山腹地。山高、坡陡、路難,交通的閉塞曾長期制約了當地發展。2002年,馬邊被列入國家級貧困縣。18年來,一批批扶貧干部來到這里,與當地同甘苦、共奮斗,為馬邊發展付出汗水。黨的十八大以來,馬邊縣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在各方努力下引來資金、找來項目,開啟了推進山水彝鄉發展、建設秀美馬邊的新征程。
正值彝族新年, 11月17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四川省文聯,馬邊彝族自治縣委、縣政府承辦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隊走進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慰問演出活動在馬邊第一初級中學舉行。
下午3點,演出在開場舞《彝族“蘇尼舞” 》中拉開帷幕。銅鈴、羊皮鼓、彝語念唱,配合舞者剛勁、嫻熟而輕盈的舞步,構成了一幅具有濃郁地域風情的民族民間舞畫卷。東方、霍勇、黃訓國、云朵、馬佳、孫榕、劉大成等歌唱家先后帶來《太平年》《斗牛士之歌》 《山歌唱出好兆頭》《愛是你我》 《志愿中國》 《索瑪花開》《高興》等歌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岳紅朗誦詩歌《我行走在冬天的大風頂》 ,熱情贊頌了馬邊綺麗的自然風光。山水組合一曲《你莫走》 ,引發全場觀眾大合唱。馬邊籍彝族女高音歌唱家蘇都阿洛帶來歌曲《情深意長》 ,馬邊縣駐村扶貧干部方芳帶來原創歌曲《幾里》 。魔術師劉子豪帶來魔術《魔幻世界》 ,陳徐、蔣進等川劇變臉表演藝術家帶來絕技《變臉+吐火+滾燈》 ,關懷等藝術家帶來女子民樂三重奏《夜雨雙唱》 。演出在烏蘭圖雅《各族兒女心向黨》的歌聲中落幕。
現場互動環節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掛職馬邊的扶貧干部柴杰,擺脫貧困、走上致富道路的貧困戶代表李財燕上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與感受。柴杰介紹,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馬邊已形成了“1個中心區、 5個集中安置點、 15個鄉鎮聚居點”的規模,各項實體經濟的實際資產實現了從零到千萬的突破,村民也逐漸從封閉落后的思想中走出來,“最開始我們幫老百姓在集市賣臘肉,他們的反應是‘臘肉是自己家吃的,為什么要賣’ ,現在老百姓們希望集市能做得更大一些,一個老百姓很激動地告訴我,昨天他們家的臘肉在集市上賣了1000多元” 。貧困戶李財燕的丈夫2012年遭遇車禍重傷致殘,她勇敢地撐起整個家,靠養雞、打零工還清了家中十幾萬元外債,近年來又開始經營養豬產業,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了脫貧致富。她說,是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扶貧干部的切實幫扶給了她“擼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和斗志。
“今天我們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隊組織藝術家來到馬邊,正逢彝族的春節到來之際,希望能用文藝的力量鞏固脫貧成果,為馬邊人加油助力。 ”相聲表演藝術家、本次活動主持人宋德全如是說。男高音歌唱家馬佳也表示,馬邊風景秀美、人文底蘊深厚,希望更多人了解馬邊、走進馬邊。
據介紹, 2014年至2019年,馬邊縣累計實現了95個省定貧困村退出、 10307戶43996名貧困人口脫貧和縣“三有”指標全部達標,2019年順利退出貧困縣序列,定點幫扶取得顯著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近年來,馬邊縣還創新創辦“桐華培優班”“杉華補劑班” ,解決大齡輟學學生上學問題。同時創辦福來桐華基金、中國扶貧基金會鄉村“美好學校”試點、網絡互動共享課堂,加強教師培訓,組織高校志愿者服務,變“控輟保學”為“防輟培優” 。一系列務實的舉措,讓馬邊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教育扶貧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