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英惠:蝴蝶的詠嘆調
圖為森英惠在紐約攝于1987 年。
一股東方元素席卷本季T 臺,無論是 PRADA 還是 Gareth Pugh,日本傳統和服影響著衣服的輪廓。這些無不讓人想到當年被稱為“蝴蝶夫人”的日本設計師森英惠(Hanae Mori)—史上第一個被巴黎高級定制工會列入名單的亞裔設計師。
森英惠年幼時迷戀花卉和蝴蝶嗎,于是在設計衣服時,植根于她心中的童年記憶一一呈現,華美的花卉紋飾和蝶翼圖案隨處可見。
圖為森英惠(右四)向日本駐倫敦大使館的大使夫人(左四)展示自己的服裝 攝于 1972 年。
作為亞洲時裝設計師的先驅,森英惠把東西方服裝文化完美結合—她在西方裙裝中加入了日本浮世繪圖紋,同時采用西式的面料和顏色,改良日式傳統服裝。
森英惠的公司在2002年因負債宣告破產,但她帶給西方時裝界的“東瀛情結”一直沒有消失。
19 世紀末的歐洲,以梵高和惠斯勒為首的印象派油畫家們在畫作中展現出對浮世繪和東洋裝飾藝術的無限景仰。梵高甚至發明出了“Japonaiserie”(日本趣味)這個詞匯,來指代他作品中的東瀛元素。中西美學的這種“互文”,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后又以時裝形態出現在森英惠的設計中。
很早就成婚的日本女性森英惠,利用相夫教子的閑暇時間研習了服裝設計和縫紉,并于 1951 年在東京開設她的第一間工作室。在擔任電影戲服設計師的同時,她對沖繩美軍士兵的妻子們所穿的 1950 年代風格套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開始嘗試將和服中的振袖和帶枕等細節融入到 Dior 式的傘裙禮服和夾克之中,制作出帶有東方韻味的洋裝。
真正將森英惠引領上定制之路的,是 1961 年與 Coco Chanel 的會面—她作為顧客,前往 Coco Chanel 在巴黎的工作室量體裁衣,被高級定制繁瑣卻綿延著詩意的過程所打動。于是,森英惠也開始了通往高級定制殿堂的征程。
森英惠生長于鳥語花香的島根縣,年幼時迷戀花卉和蝴蝶。在設計衣服時,植根于她心中的童年記憶一一呈現,華美的花卉紋飾和蝶翼圖案隨處可見。鐘愛色彩的她還用櫻花粉、蔓越莓紅和深紫色的雪紡面料制作出層疊的褶裥,呈現出絢麗的視覺效果。
1965 年,森英惠在紐約舉辦了她的首場時裝秀,模特身穿布滿嬌艷圖紋和色彩的衣服走上 T 臺,宛若彩蝶翩遷、落英繽紛,設計師“蝴蝶夫人”的名號也由此而來。此后,無論是美國第一夫人南希·里根,還是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莉,都被森英惠的服裝所傾倒。1977 年,森英惠終于征服了時尚之都巴黎,開設精品店。
作為亞洲時裝設計師的先驅,森英惠就像一把半藏在鞘中的武士刀,顯露光芒,卻不咄咄逼人。她在款式簡潔的裙裝中加入了源自京都的印染織物和浮世繪圖紋,同時采用西式的面料和顏色,制成改良的日式傳統服裝,把兩種服裝文化完美地結合。“多年來,傳統的日本服飾文化都在強調‘掩飾’,我意識到,我需要改變這一點,讓女人的美麗顯露出來。”森英惠曾在采訪中說。
除了為日本設計在西方時尚舞臺開啟大門外,森英惠還熱衷扶持新一代設計師,在她丈夫所建立的基金的資助下,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開始走上巴黎時裝舞臺。由于負債,森英惠本人的公司在 2002 年宣告破產,品牌被收購,巴黎的時裝屋也于 2004 年關閉。可是,正如每年春天蝴蝶必然翩翩起舞,“蝴蝶夫人”帶給西方時裝界的“東瀛情結”,卻從來沒有在 T 臺上消失過。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