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榮的任務
華國鋒同志在五屆人大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當前以及今后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有系統、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前,團結起來一心奔四化,已成為舉國上下各行各業共同的行動口號,它也給我們戲劇戰線提出了新的戰斗任務。這就是:戲劇藝術要努力爭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快地繁榮發展,為在新長征中戰斗的人民群眾服務,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服務。這也是我們戲劇家協會現階段工作的出發點和總目標。
劇協要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作出貢獻。首先,需要制定一個好的會章,作為指導各項工作的準則。在回顧了多年工作的經驗和教訓以后,我們認為一九六○年劇協第二次代表大會所通過的協會章程,基本上是正確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又根據當前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進行了某些必要的修改,制定了新的中國戲劇家協會章程(修改草案),提供給大會討論。這里,我想就會章所涉及到的一些問題,談談我們對協會的性質、任務的幾點看法和對劇協今后工作規劃的初步設想,請同志們發表意見,進行審議。
1.劇協的性質
劇協的工作任務及其活動方式,都是由它的性質決定的。根據以往的實踐和新時期的要求,我們可以從革命性、群眾性和專業性這三個基本方面,來看看劇協的性質。
劇協的革命性,首先表現在它堅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以貫徹黨的文藝方向、方針、政策,繁榮社會主義戲劇藝術作為自己的光榮職責。劇協歷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的會章和其它文件,對這一點一貫是十分明確的。協會的會員,也是在承認會章的這些規定,愿意在黨的領導下,獻身于社會主義戲劇事業這個共同目標上,自愿結合起來的。實踐證明,協會多年來的工作所以取得成績,主要原因就在于堅持了黨的領導,正是由于這一點,使我們的協會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文藝沙龍和那些標榜著超階級的文藝團體有了原則的區別。
劇協的革命性還表現在它對我國革命戲劇運動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劇協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繼承了蘇區和延安及各個根據地的戲劇運動的革命傳統,繼承了黨領導下的白區革命戲劇運動的戰斗傳統。這是戲劇工作與人民斗爭相結合的傳統,是戲劇藝術為革命事業服務的傳統,劇協有了這個傳統,就有了它自己的特點。因此,盡管它在成立之初,參考、吸收了全俄戲劇協會的某些長處,但不是蘇聯劇協的照搬。它也不同于舊社會梨園公會一類的組織。它是我國革命戲劇運動歷史發展的產物。
劇協性質的第二個方面,是它的群眾性。
新會章重申了劇協是戲劇家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它應當成為戲劇界廣大群眾的代表者。它不同于國家機關、政府部門,而應有自己的作用和任務。也不能機械地搬用這些機關、部門的一套工作方法來進行工作,而必須按照自己的性質、特點,有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方法。它應當采取民主的方法和社會活動的方式來團結自己,教育自己,改造自己,推動自己的事業前進,而不用行政的方法和下達命令的方式來進行工作。這就是要求我們在協會工作中注意貫徹集體領導和群眾路線的原則,按照藝術規律辦事,徹底根除衙門化和官僚主義作風。黨對協會的領導主要是通過黨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以及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來體現的。由于劇協是自愿結合的群眾團體,所以不應與文化行政部門相混同,而要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進行工作。根據會章規定,劇協的領導機構的成員應由會員代表大會及其授權的機構選舉產生。劇協和各地分會之間,不應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只應是方針和業務上指導和協助的關系,應采取密切聯系、互相商討的方法來進行工作。劇協的群眾性與它的民主性是相一致的。
劇協的群眾性,還表現在它是戲劇界統一戰線的組織。它應該成為黨團結廣大戲劇工作者的紐帶,成為戲劇工作者相互間團結合作的紐帶。它要避免和破除舊行幫、舊習氣,樹立新風尚、新關系。劇協要通過它的工作廣泛地團結和聯系戲劇界的人士。既要尊重有成就的戲劇家,團結他們,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又要時刻不忘廣大的戲劇工作者。劇協的會員是有限的,它應當依靠會員,并通過他們聯系全國的戲劇工作者。要使協會的各項活動獲得他們的支持。劇協的工作人員必須首先時刻想著全體戲劇工作者,滿腔熱情地為他們服務,這樣,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
劇協性質的第三個方面,是它的專業性。
劇協是以促進社會主義戲劇藝術的繁榮和發展作為自己的任務的,因此,它的工作必須重視專業性,并努力發揮它的專業作用。劇協的工作規劃、機構設置、人事安排、經費開支、活動方式等,也都應該從是否有利于戲劇專業工作開展的角度來考慮。所有工作必須圍繞著專業工作來進行。這是它和一般的工會組織不同的地方。
劇協是在黨的領導下推動學術研究和戲劇藝術創造的專業性團體,當然不能脫離政治和現實斗爭,但它主要是通過專業活動來參加斗爭,而不應該脫離專業來單純搞政治活動,否則就會失掉劇協存在的意義。劇協應以其專業活動的成果來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服務,這也就是為政治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劇協在舉辦各項專業活動時,要創造多種多樣的形式,要照顧到戲劇這一綜合藝術的各個方面,要注意到戲劇門類多、劇種多的特點,要能做到引人入勝、富有成效。
2.劇協的任務
黨中央指出,要極大地提高我們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我們劇協的中心任務,就是要極大地提高戲劇藝術的水平,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服務。具體地說,可以從下列四個方面去做。這就是:促進戲劇創作和舞臺藝術的繁榮,活躍戲劇理論批評,搞好戲劇界的學習、團結和福利以及加強對外戲劇文化交流,F在,我分別談一談這四項任務。
第一,促進戲劇創作和舞臺藝術的繁榮
在粉碎“四人幫”之后,戲劇創作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個很大的發展。但由于“四人幫”破壞的深重,影響和流毒遠未肅清,無論從數量或質量說都還不能充分滿足群眾的需要。由于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日漸改善,他們對文化生活的要求必然會進一步提高,供不應求的矛盾將日益尖銳。因此,我們必須迅速把戲劇事業搞上去,而發展戲劇事業關鍵在繁榮創作。
新會章規定,劇協大力“提倡戲劇藝術的不同題材、體裁、形式、風格、流派的多樣化和自由競賽”。這是促進創作繁榮的重要方針。這里最重要的是題材,因這它是創作的基礎。劇作家對題材的選擇和處理的獨創性,對于作品體裁、形式、風格的特色起著重要作用。取消了題材的多樣化,就會使作家的創作個性和藝術才能受到束縛,豐富多彩的生活得不到反映,勢必產生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我們認為,創作無禁區,作家有立場。只要作家的立場是革命的、正確的,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無論他寫的是什么事件,什么題材,都會是革命文藝。上下幾千年,縱橫百萬里,都在我們作家的視野之內,都可以成為我們描寫的對象。題材開闊了,不同經歷的作家,可以選擇他自己善于表現的題材,英雄都有用武之地。作家們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創作才能繁榮起來。我們應當放手讓劇作家選擇自己熟悉的題材。硬要讓他寫他所不熟悉的、沒有真實感情、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是創作不出好作品來的。
劇協要采取多種方式,促使戲劇創作的繁榮,關心戲劇創作隊伍的成長。戲劇創作委員會應成為全國劇作家團結與活動的中心,它應了解全國各地劇作家和他們的創作情況,為他們創造有利條件,從各方面幫助他們完成創作計劃,從幫助作家深入生活,提供寫作素材,到準備寫作環境。它可以經常組織對新創作或有爭議作品的討論會,或召開創作問題的研究會,交換意見,探討問題。還可以舉辦短期的學習班、讀書會、座談會,交流創作經驗,提高業務修養!秳”尽吩驴獮閯撟魈峁┌l表園地。重視發現人材、培養人材,特別注意從青年作者中發現與培養人材,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幫助他們成長與發展。建議各地對目前擔任行政領導職務的劇作家,適當減輕他們的負擔,為他們提供創作條件,使他們能發揮其所長。在條件具備的時候,創委會將吸收少量的駐會作家,從事專業創作。各地分會或劇團如有條件,也應當有自己的專業創作隊伍。建議對在創作上有成就的作家給予精神與物質上的鼓勵,比如,定期舉行優秀作品評獎、編選劇本創作選集、改進現行稿費制度、恢復上演稅制度等?傊,劇協要做好戲劇創作的服務工作,要成為劇作家們的后勤部。這里,我要宣布一個消息:為了有計劃地出版戲劇新作和同志們需要的戲劇書籍,我們決定明年一月正式恢復中國戲劇出版社,希望能多少改善一點目前戲劇書籍過分缺乏的現象。
我還想對建立戲曲作家隊伍的問題說幾句話。解放以來,我們建立了一支有戰斗力的話劇創作隊伍,在戲曲方面,也有一些同志在改編、整理傳統劇目和創作歷史劇的工作上做出了很好的成績。相對地講,戲曲作家在表現現代生活方面,就顯得力量比較薄弱,只有少數地區有幾位知名的作家。這和我們龐大的戲曲演出隊伍是不相稱的,也是當前戲曲舞臺上新戲,尤其是現代戲較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呼吁各地應該重視這個問題,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變這種現狀。在基層有不少人材,他們熟悉生活,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傳統戲曲知識,應該把他們選拔出來,進行培養,力求幾年內能建立起一支較好的戲曲作家隊伍,特別是現代戲曲的作家隊伍。當然,話劇作家也存在培養接班人的問題。同樣地,歌劇、兒童劇作家的隊伍也需要進一步擴大、提高。最近我們高興地看到在首都舞臺上演出的有些話劇和歌劇,作者都比較年輕。只要我們注意并采取措施,人材是不難發現和培養的。我們要重視木偶戲、皮影戲、廣播劇的繁榮發展,改正過去對這些戲劇品種關心不夠的缺點。我們還要特別重視對少數民族戲劇作者的幫助和對業余戲劇作者的培養,在他們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創作力量。
創作繁榮了,必將帶動舞臺藝術的提高。藝術貴在創新。創新決非一蹴而就,而要經過艱苦的實驗,實驗總要費時、費錢,有時還難免失敗。我們應該提倡創新,鼓勵實驗。對于那些在導演、表演、舞臺美術、戲劇音樂等方面勇于探索、敢闖新路的同志,應當熱情支持;做出成績的,要給以獎勵和表揚。要鼓勵劇院、劇團建立自己的風格;導演、表演、舞臺美術和戲劇音樂要有新的流派。這些也都有待我們積極倡導,促其實現。
戲曲舞臺藝術的改革和創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推陳出新”方針的一項基本內容。時代變了,我們在演出傳統劇目時能不能賦予它新的生命,使之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舞臺藝術的內容與形式,能不能適應當代大多數人,特別是青年人的需要和愛好,使他們能夠接受,這些不僅是藝術上高低精粗的問題,而且是關系到戲曲能不能擴大觀眾面,能不能與新時代新群眾結合的問題,也是關系到戲曲藝術發展前途的大問題。當然,戲曲藝術有其自身的規律,必須按照這個規律去改革、創新,戲曲藝術才能得到真正的繁榮發展。而不斷地“推陳出新”正是戲曲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對于我國豐富的傳統戲曲遺產,我們一定要采取各種措施,保存下來,不能做敗家子。同時,要批判地繼承,不斷革新,永遠貫徹“推陳出新”的方針,不能做國粹派。這樣,戲曲才有發展前途。
要提高舞臺藝術,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建立正規的導演制度。作為一個演出整體藝術上的領導人、組織者,導演應該具有權威性,它和黨組織在政治、思想上的領導作用并無矛盾。實踐證明,導演作用發揮得愈充分,演出質量才愈有保證。世界各國一些著名劇院風格的建立,與這些劇院里導演藝術上的成就是密切相關的。
我們要提倡藝術上的相互學習,同時要提倡藝術上的自由競賽。我們還要放眼世界,學習外國戲劇舞臺藝術的優秀成果,包括他們先進的舞臺技術。革新我們的舞臺技術、燈光技術、化裝技術和舞臺管理制度,使之現代化,這也是提高我們的舞臺藝術的一個重要環節。
第二,活躍戲劇理論批評
開展評論工作是劇協的基本任務之一。要使戲劇評論進一步活躍起來,首先,必須在戲劇界繼續深入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學習與討論,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一些戲劇理論研究上的禁區,F在有人認為戲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為四個現代化服務方面來,就意味著不必要繼續揭批“四人幫”了。這完全錯誤的。實際上,深入揭批“四人幫”,特別是要批判他們的那條極左路線,肅清它在思想認識上和文藝理論上的流毒,還存在著不少阻力,決不可掉以輕心。當然,深入揭批“四人幫”也要講道理,尤其對那些屬于文藝理論上的問題,如“三突出”之類,如果有人把它看作“一家之言”,要為之辯護,也是允許的。既允許批評也允許反批評,這樣做對“百家爭鳴”方針的正確貫徹,對理論批評的進一步活躍是有利的。
我們提倡戲劇理論批評,因為它既有助于推動戲劇創作和舞臺藝術的繁榮發展,又有助于戲劇工作者思想和藝術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正確引導群眾和逐步提高群眾的欣賞水平。
劇協在組織評論時,必須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要提倡自由討論,反對“一言堂”。我們的評論,應該是實事求是、言之成理的。既要分析思想內容,又要探索藝術形式,盡量做到從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中去評論作品。我們要以鼓勵為主,但不要庸俗捧場;我們要批評缺點,但不要亂打棍子、亂扣帽子。
劇協要大力推動我國民族演劇藝術體系的理論研究工作。我國戲劇歷史悠久,在演劇藝術上有極高的成就,有自己獨特的形式和方法。經過“四人幫”的多年摧殘,有些事情更需要抓緊進行。一些古老的稀有劇種瀕臨絕滅,亟待挽救。不少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都已年老體弱,我們呼吁各地有關部門,采取有力的措施,組織人力,用各種方式,包括拍電影、錄相、錄音、文字記錄,把他們的寶貴經驗留存下來,進一步加以總結、研究,使我國民族演劇體系的理論研究工作進一步開展起來。
我們要進行的理論研究的項目是很多的,舉例來說:話劇藝術的民族化問題,新歌劇的發展問題、木偶戲、皮影戲藝術傳統的繼承革新問題,舞臺美術的現代化問題,戲曲藝術的推陳出新和戲曲現代戲的發展問題,戲曲音樂傳統的研究和革新、發展問題,話劇史料的搜集、整理問題,地方戲曲劇種史的研究問題,著名戲劇藝術流派的評介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有的我們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有的還處在剛開始的階段。當然,這么多的項目決不是劇協和各地分會單獨進行所能完成的,正如新會章所規定的:劇協要“大力倡導對戲劇理論問題的研究、探討”,我們應該起一個號召和組織的作用,和戲劇研究單位、教學單位、演出單位緊密聯系,促使理論工作與實踐緊密結合,互相合作,共同提高,這樣才能寫出有水平的理論著作,完成研究任務。
劇協的藝術委員會要積極開展活動。在劇協藝委會的推動和幫助下,可以設立各種各樣的學術研究組織。例如,可以設立研究木偶戲、皮影戲、廣播劇的專門組織,或者研究表導演藝術、舞臺美術、戲曲音樂的專門組織;也可以設立對當代的大戲劇家如郭沫若、田漢、歐陽予倩、洪深、老舍、梅蘭芳、程硯秋等的研究會或一些專題研究小組。在劇協上海分會的幫助下,上海已成立了麒派藝術、蓋派藝術以及對喜劇問題的研究小組,他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不僅提倡、鼓勵對一些偉大的戲劇藝術家進行學術研究,積極出版他們的文集、全集和研究他們的論文集;還要逐步建立起著名戲劇家的故居、陳列館和戲劇博物館、戲劇資料館,保存與發揚我國的優秀戲劇文化。
劇協和各地分會應該充分利用戲劇刊物,展開各種學術問題的討論,探討各種藝術經驗,總結戲劇家們取得的新成就;還可以介紹優秀的導演、演員和舞臺美術工作者和戲劇音樂工作者,普及戲劇知識等等。我們還要通過刊物和研究活動,團結一批戲劇評論工作者,建立起一支以專業評論家為骨干的戲劇理論批評隊伍。劇協和各地分會如有可能都要有自己的戲劇評論組。各分會、各戲劇刊物編輯部之間,應經常交換情報、交流經驗,必要時可召開專題或專門會議,研究有關開展戲劇理論批評工作的問題,推動戲劇研究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繁榮。
第三,搞好戲劇界的學習、團結和福利
劇協應當把搞好會員和廣大戲劇工作者的學習、團結和福利,看作自己的又一項經常性的任務。
要使社會主義戲劇繁榮發展,必須大力提高廣大戲劇工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專業水平。在二十多萬戲劇工作者和劇協的二千多會員中,絕大多數是演員。我們在組織各種學習活動時,要首先考慮到演員的需要,特別是戲曲演員提高的需要。同時,也不應忽視各種門類戲劇工作者的需要。
劇協和各地分會要經常組織各種演出的觀摩,召開各種座談會、報告會,舉辦專題講座,并利用其它各種方式交流經驗,介紹情況,探討各種藝術問題。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辦法,如舉辦各種類型、時間長短不等的講習會、讀書會、研究班,組織流派演出、老藝人示范表演等,應該繼續下去。劇協和各地分會要為會員和戲劇工作者經常提供學習材料,保證必要的學習條件,關心和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問題。要出版一些適合演員需要的讀物,戲劇刊物要發表一些有關表導演藝術的研究和討論的文章。對于那些需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藝術修養的會員和戲劇工作者,可以建議有關單位,給予必要的幫助?傊,各種學習活動,要搞得生動活潑,切實有效。
劇協還要幫助會員和戲劇工作者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生活,學習社會,推動他們同新時代的群眾相結合。無論對思想改造以及對藝術提高都是很重要的,我們不應忽視。
我國的戲劇隊伍是文藝界中最龐大的一支隊伍。由于“四人幫”挑動派性,分裂文藝隊伍,造成文藝界的不團結現象,這是“四人幫”在戲劇界留下的一大后遺癥,至今沒有完全清除。協會的工作應當對促進團結起積極的作用。鼓勵大家按照黨的三中全會的精神,團結起來向前看,克服影響團結的派性、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本位主義等等不良傾向。提倡照顧大局、大公無私、團結同志等高尚品德。要培養每一個戲劇工作者成為毛澤東同志、周恩來同志所期望的無產階級文藝戰士,在同心同德為四個現代化服務的思想基礎上搞好團結。
我們還要加強與香港、澳門、臺灣戲劇工作者的團結,加強與海外華僑中戲劇工作者的聯系,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共同為臺灣回歸祖國的神圣事業做出貢獻。
劇協應當關心會員和戲劇工作者的福利,積極向中央及有關部門建議,設法解決他們在工作中及生活中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要有計劃地舉辦各種福利事業,建立“戲劇基金”和各種獎勵制度。當前,要特別重視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戲劇工作者的政策落實工作,把“四人幫”在戲劇界制造的許多冤案、假案、錯案徹底平反昭雪。對于“四人幫”造成的各地流散藝人的歸隊以及失去勞動力的老藝人生活安排等問題,也希望各地有關部門在可能范圍內逐步加以合理解決。這些問題如不解決,就會影響戲劇界的安定團結。當然在落實政策過程中,有的戲劇工作者不從實際出發,要求過高,也應加以耐心說服。
劇協還應當采取切實措施,堅決維護自己所代表的群眾的利益,保障會員和戲劇工作者的正當權利,包括生活、保健、學習、工作、發表作品、藝術創造等。如果這些合法權利受到非法干涉,以及因文藝思想、理論觀點問題受到政治誣陷,甚至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時,劇協有責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護,直至依法為之起訴。
第四,加強對外戲劇文化交流
為了適應四個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新戲劇的需要,我們要加強國際間的戲劇文化交流活動,建立和發展同世界各國戲劇家的友好往來。“四人幫”一方面推行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反動文化政策,一方面又灌輸盲目崇外,輕視民族文化遺產的洋奴思想。我們要堅決反對這兩種傾向。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外國的一切優秀戲劇藝術經驗以豐富我們自己;同時,也要積極向世界各國人民介紹我國的戲劇藝術。劇協應該組織戲劇家參加國際上的戲劇活動,與國外戲劇組織和戲劇工作者建立聯系;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外國戲劇團體和戲劇家來華訪問的接待工作,派遣我國的戲劇家出國訪問,了解外國的戲劇動態和藝術經驗,加強國內外戲劇藝術經驗的交流。
3.劇協的工作規劃
根據我們對劇協性質、任務的理解,和實際情況的可能,我們對今后幾年劇協的工作規劃有個初步設想,作為附件印發給同志們,請大家提出意見,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的修改,然后再按修訂的規劃具體執行。
同志們,回顧過去,瞻望未來,我們對奪取社會主義戲劇事業的新勝利,充滿信心。經過這次繼往開來的歷史性的大會以后,我們一定要以更多更優秀的藝術成果,來滿足人民的迫切需要,來回答黨中央的殷切期望。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中,我們劇協和廣大的戲劇工作者,一定要大有作為,一定能大有作為!我們有悠久的戲劇歷史,有戰斗的戲劇傳統,有幾十萬革命的、智慧的戲劇戰士,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刻苦努力,奮發圖強,我們一定能夠產生出無愧于偉大新時代的新作品和新人材,使戲劇藝術在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軍中,發揮巨大的戰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