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青州市探索非遺保護“一三五”模式

      時間:2013年11月06日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趙世華

        非遺保護工作的重點在縣域。如何做好縣域非遺保護工作,是擺在基層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項新課題。青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他們創新縣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新思維,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出了縣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一三五”模式,運行3年多來,成效明顯。2009年11月,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被評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先進集體,山東青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博物館。這套模式的協調運轉,使青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入了科學、規范、系統和協調發展的軌道,為基層非遺保護工作找到了一條好路子。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2008年普查時,共普查到非遺線索2001條。青州市委、市政府認為,既然有這么多的資源,就一定要保護好。然而,非遺保護是一項新課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而且,非遺保護工作面臨著諸多困難:缺專業人才,缺經費保障,缺傳承手段等。經過多方調研和考察論證,他們認為,做好非遺保護工作,要著眼于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既不重申報輕保護,又不只保護不傳承,明確提出了打造縣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理念,探索出了政府、專家、群眾聯動,靜態動態結合,傳承保護相輔相成的符合縣域實際的非遺保護新模式——“一三五”模式,即:成立一個中心、組建三支隊伍、搭建五個平臺。

        成立一個中心

        2007年9月,成立了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市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為全省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遺保護工作機構。根據業務需要配備了17名工作人員,保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每年專項保護經費120萬元。如有其他瀕危項目需要保護時實行“財政一事一議”。

        組建三支隊伍

        專家庫:2008年5月,青州市從山東大學民俗所、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山東輕工業學院、山東體育學院、山東民俗學會、濰坊市群眾文化學會等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聘請了16名相關專家,來青幫助解決在非遺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專業性、技術性的問題。截至目前,16名專家共解決專業技術問題近百項。

        調研員:2008年2月,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28名非遺調研員,這些調研員是來自全市相關文化單位的退休人員和熱心文化工作的研究者。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收集、普查、整理資料,制定保護規劃。調研員深入一線,提供了200多條有價值的線索或資料,提出了60余條合理化建議并被采納,制定保護規劃27項。

        志愿者:2008年9月,青州市組建了一支50人的非遺保護志愿者隊伍。這些志愿者主要來自鄉鎮、街道、社區、學校。他們在本職工作之外,主動參加社會宣傳、項目調查、資料收集、搶救保護等非遺保護工作,還承擔了70多個市級項目的整理、傳承、發展工作,在非遺保護中起到了生力軍的作用。

        搭建五個平臺

        設立了1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傳習所組織開展項目培訓和授徒傳藝,以師承的形式選擇、培養新的傳承人;積極參與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開展的有關展覽演示、藝術創作、教育、研討等交流活動,并向社會開放展示。其中6個傳習所被評為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

        建成了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村——井塘古村,并投資4000余萬元對古村進行了修復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村是真實、整體、動態、可持續和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村以自然村落為載體,以融入本地百姓血液中的非物質文化為紐帶,著力原生態文化氛圍的還原和建設,恢復非物質文化的民俗形態及與之關聯的建筑形態、自然生態,實行文化形態與自然生態的整體保護,對當地世代相傳、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資源,進行真實、動態、整體和可持續保護,保持了民間藝術的原生態環境,使非遺項目在不改變原文化土壤的狀態下進行生態傳承,形成了良性的民間藝術保護機制。

        建成了山東青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隸屬于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收集非遺展品1860件,是全省第一家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該館以“保護、傳承、研究”為主題,通過收集實物、展示交流等方式,保留其原始狀態,利用形象化、立體化的展示形式,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搜集、整理、研究、傳承和保護工作,起到了收藏和展示人類文化遺產的作用。

        建立了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通過非遺與旅游的結合,吸引游客,出售作品,開展生產性保護和經營活動。該園將具有生產性質的傳統手工技藝、傳統美術等非遺項目集中在一起,打造集展演、互動、傳承、經營于一體的展示園區,拉長了文化旅游產業鏈。該園采用互動形式,通過動態表演的方式,將非遺精品呈現在游客面前。人們在感受非遺文化的同時,也能體驗自己動手、自己參與、自己制作的樂趣并能夠買到稱心如意的手工藝產品。

        成立了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團,市政府每年撥付資金100萬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活動經費,將具有表演性質的體育競技、民間傳說、說唱、曲藝等方面的傳承人集中起來,進行活態展示,常年免費為群眾演出,讓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群眾當中。

        為確保非遺保護“一三五”模式的順利進行,市委市政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進指揮部;先后制定出臺了《青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評定暫行辦法》、《青州市非遺藝術團規章制度》及《青州市非遺博覽園入園優惠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列入全市年度綜合考核,提高了各參與單位的積極性。

        青州市在非遺保護中,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機制創新,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堅持政府主導、大眾參與,堅持保護與申報并重,保護與傳承并重;非遺保護與文化惠民工程相結合,與旅游產業相結合,運用多元化手段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方位的保護與傳承,增強了非遺保護的“造血”功能,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社會效益:非遺項目得到了有效傳承,做到了后繼有人,增加了傳承的廣度和深度,目前已培養濰坊市級以上項目傳承人86名;非遺博物館收集保存了500余件流散在社會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珍貴實物,向傳承人征集實物1360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青州市非遺藝術團成立至今,已有20多個項目常年演出,參加演出的傳承人共有86名,培養新的傳承人50多名。

        經濟效益:非遺生態村——井塘古村目前已成為長江以北保持最原始最完整的石砌房建筑群落,被中外專家譽為魯中山區古村落的“標本”,省內外游客慕名而來,成立至今已接待游客50余萬人次。青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中的非遺產品供不應求,游客參與性高,傳承人通過自己的手藝實現了經濟收入,提高了積極性,在不改變其傳統本質的前提下實現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


      (編輯:單鳴)
      一级毛片中出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久久|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最近更新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91在线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2021无码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