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新華僑華人對春節的文化認知

      時間:2013年02月19日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何彬

        筆者曾經做過海外華人調查,主要對象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去日本和美國的年輕一代僑民,本文稱之為“新華僑華人”,調查內容之一是海外華人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文化認知。在這里,本文就旅日華人的春節情結以及傳統節日與海外華僑華人文化認知的關系做簡要敘述和分析。

        什么是新華僑華人

        在日本社會,人們熟悉的老華僑原來是指二戰之前到日本的中國人,新華僑則是指二戰結束后的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進入日本的人群。后來為區別于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大批涌入日本的留學人員以及更后來以經商為目的進入日本社會的人們,老華僑概念開始改變,包括了二戰結束不久陸續從中國大陸和臺灣到日本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子孫,而新華僑則專指80年代以后到日本、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們。近年來,新華僑大量辦理國籍轉換手續,從新華僑變為新華人,但是由于他們與新華僑有很多共通點,研究者和新聞界常常將這批人統稱為新華僑華人,視為同一個大的群體來研究或報道。這是一個90年代以后才出現的復合式稱呼,在日本社會里它已經逐步趨于定型。

        日本社會有數以幾十萬人計的新華僑華人,他們不再集中居住在華人居住區,也沒有從事傳統的“三把刀(剪刀、剃刀、菜刀)”行業。他們大多最初以留學形式來到日本,而后在這個社會里工作或經商。他們的特點是散居在日本城市社會的各個角落,職業和生活樣態紛繁多樣,且大多攜家帶口一起在日本生活。

        傳統文化的載體和表象符號

        民族節日習俗是形成民族文化聯想的極重要的因素,由這種民族文化聯想記憶引發的自覺或不自覺的重復傳統節日行為,則是民俗教育產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共振的結果,而這種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民族文化認同意識的重要情感基礎。

        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在每年的同一時間段里以含有文化寓意的行為和節日食品、節日裝飾物作為載體和表象符號,在每年的固定時間段被重復著。生活在這個文化氛圍中的人們,會對那些文化符號和節日關聯形成文化聯想。這種記憶非短時間內可以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則很難改變。即使離開該文化環境,人們也會在相應的時間段里裝飾節日飾物并制作節日食物,或者重復一些與該節日相符的行為。

        北方過春節時吃的餃子,南方飯桌上常見的年糕、湯圓等,在海外往往并不醒目地排列在中餐館的菜單里。但是,對于具有文化認同感的人們來說,這些食物屬于特殊的節日食物,它們以中華民族民間信仰為深層基礎,通過色彩、形狀以及名稱的諧音等表象形式,儲存春節的象征性意義,從而成為一種文化的表現符號。

        筆者曾用問卷加訪談的調查方式詢問了新華僑華人一般的生活習俗問題,目的是透過極其普通的生活表象,把握表象掩蓋下的、有時與表象顯得矛盾的深層意識,借以了解新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觀。新華僑華人們被問及對他們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時,大多數人毫不猶豫地回答仍然是春節,并且過春節要包餃子、吃魚、吃湯圓以及給孩子壓歲錢。從這些回答可以了解到,春節作為新華僑華人對曾經生長其中的文化氛圍的代表性記憶載體,已深深地融入他們的具體行為里。

        文化認知與文化體驗

        日本從1873年導入陽歷后,政府規定傳統節日一律改為陽歷過節。今天,尤其是日本城市社會,已經基本沒有按照陰歷過節的社會文化基礎。這種沒有陰歷的社會環境,對新華僑華人來說,自己的傳統節日往往都不逢該社會的節假日。尤其對上學的孩子或在學校工作的人們來說,春節時期往往正逢招生考試或畢業考試的繁忙時期,再加上周圍社會沒有對陰歷春節的文化感應,缺乏對應的商業呼應和渲染,除了在橫濱、神戶、長崎的3個中華街外,沒有賀春節的表象,節日氣氛大大異于國內。由于新華僑華人散居在日本的各個地方,如果春節不逢周末,很少有人會專門趕到中華街去過年。

        在這樣的環境下,久而久之,開始出現在陽歷年即日本社會新年時期“過年”的傾向,因為這樣全家人可以共同擁有幾天假日。雖然如此,他們仍然要在春節期間給國內親友打電話拜年。有的人春節不包餃子、不貼春聯、不掛福字了,但是他們仍然記得在陰歷除夕晚上要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還有些華僑華人在每年過春節那天晚上會邀朋友或自家人做一桌中國菜吃,這桌中國菜實際上充滿了對中國春節的文化記憶。

        通過對新華僑華人與傳統節日相關行為的觀察,可以看到生活在異文化環境的人對母文化的認同感往往是依附在一些具體物象上的。新華僑華人保持春節吃餃子、給孩子壓歲錢等習慣的原因,是由于他們有在國內春節親身經歷過這些傳統年俗的文化體驗和記憶。家鄉的節日氛圍留給他們的不單單是對熱鬧氛圍和美味食物的記憶,還有一種綜合性的民族文化記憶,這是他們在海外有意無意地繼續保持過節習慣的文化潛動力。

        追究華僑華人對傳統節日習俗以及傳統節日食物執著與否的原因所在,可以注意到,其出國前有無長期的節日行為體驗是一個關鍵性因素。對于為什么要在異文化環境里仍然維持民族傳統節日習俗的提問,多數人回答是已經成了習慣,還有許多人回答是為了教育孩子記住這些傳統。這說明絕大多數在異文化社會環境里保持傳統節日習俗的人,都曾經在母文化環境里接受過民俗時間、民俗食物的影響,因此才能保持著對母文化環境里的年節的鮮明記憶,也才會在海外通過再現節日行為對子女進行民族文化教育。


      (編輯:單鳴)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久久久久无码中|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91天日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