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非遺”網絡春晚高潮迭起
“哇!太神奇了!”2月4日晚,在浙江電視臺大演播廳里,一聲聲驚呼不斷響起,“美麗非遺——‘泰順廊橋杯’浙江省網絡尋訪非遺”春晚正在熱鬧舉行。正在展示浙江非遺絕技的,是來自遂昌縣的傳統雜技頂技,只見頂技傳人用牙和下顎頂起實木長條凳,并不斷往上疊加、直至一人頂起13張長條凳,自己卻毫發無損。其驚險奇譎引得現場觀眾不停地贊嘆和鼓掌,該節目當晚被網民和評審專家評為“最具人氣獎”。此后,一人飾二角的嵊州啞背瘋、余姚木偶摔跤,還有杭州小熱昏、江山的變臉、金華的岳家拳、舟山跳蚤舞、海寧皮影戲、長興百葉龍等次第展示。來自浙江大學的小阮說:“太意外啦,真沒想到浙江非遺如此精彩絕倫,美麗無限。”
浙江素有“百工之鄉”之稱,也是我國的非遺大省。目前共有9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國務院先后公布的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連續三次名列榜首。為挖掘和弘揚浙江優秀民間民俗文化,引導廣大網民關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省委外宣辦(省網信辦)、省文化廳、省廣電集團主辦,省網絡文化協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市網絡媒體等承辦的“人文浙江·傳承非遺”網絡尋訪活動,自去年8月啟動,在為期3個月的活動中,征集到非遺各類網絡視頻作品500余個,活動專題頁面點擊量達120余萬人次,網民參與非常踴躍。活動隨著當晚這臺晚會的成功舉辦而落下帷幕。
在當晚的展演晚會上,經推薦和網民票選產生的11個非遺項目,為網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視聽覺盛宴。經專家評委打分和現場網友亮分,余姚木偶摔跤、婺劇變臉、頂技(傳統雜技)、《白蛇傳》(海寧皮影戲)等節目獲最具原生態獎,《和》(天臺山道教南宗音樂)、《小菜場》(杭州小熱昏)等節目獲最佳傳承獎,金華岳家拳、長興百葉龍等節目獲最具活力獎。網絡視頻作品入圍春晚展演的張書晗等18人獲非遺拍客獎。而獲網絡尋訪活動優秀組織獎的則有浙江省溫州市委外宣辦(市網信辦)、衢州市網信辦、杭州市文廣新局、嘉興市文廣新局等單位。
資深非遺專家馬來法感嘆,舉辦這類尋訪、傳承美麗非遺,尋找回家路的網絡春晚活動,讓更多的人熟悉和感受浙江優秀傳統文化,有創意,也很有趣。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