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也:快樂地生活,快樂地歌唱
1997年,一首《走進新時代》唱響了祖國大地,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那個聲音甜美的姑娘,她就是張也。從藝十多年,她演唱的《高天上流云》《天下第一情》《在歡騰的大地上》《多情東江水》《萬事如意》《走進新時代》等歌曲都廣為流傳、久唱不衰,被譽為“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深受海內外觀眾熟悉和喜愛的藝術家”。張也生性直率、樂觀,對生活和藝術執著、熱情,近幾年來更是作為文化使者,代表國家出訪世界各地,深受海內外觀眾的喜愛和歡迎。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張也成為54位受表彰者之一。“很重的四個字,‘德藝雙馨’,要做到這個要求真的不簡單,這是對我的肯定、認可。全國有那么多的文藝工作者,能夠得到這份榮譽是我的榮幸,希望能夠起到一個表率作用,同時也要激勵自己,不斷做出更好的成績,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無論是參加晚會演出,還是進棚錄制節目,張也都能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作風來完成,而歌聲更是深深打動了億萬聽眾的心。除了大型文藝演出和各種音樂會,張也還經常出現在下基層的慰問演出和各種公益活動中,從學生時期到現在成為享譽世界的女歌唱家,張也始終樸實、真誠,用自己的歌聲傳遞幸福、分享快樂。“‘我是誰,為了誰’這六個字是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在舞臺上我們能得到的很多,但是需要我們的觀眾更多。每次參加慰問、下鄉演出其實都挺辛苦的,那都是一些很貧窮的地區,路程遠、演出條件差,但這是我們的責任。”在談話的過程中,對于獲獎、演出,張也始終強調的不是壓力、辛苦,而是“責任”二字。“像很多出國的演出,我們就是要把自己的文化通過自己的歌聲傳播出去,這不是壓力,是‘責任’。”張也曾在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盧森堡、俄羅斯、日本及東南亞多國和我國港澳臺地區進行過演出,作為民族音樂人的重要代表,她極富特色的演唱技巧和深厚的演唱功力,使歌曲充滿了張力和穿透力,觀眾毫不費力地就能感受到歌聲所表達的種種意境。張也喜歡演唱時穿極富民族特色的旗袍。“這是最具東方神韻的傳統服飾,不管是在中國人眼里還是外國人眼里,旗袍最能夠展示中國女性美的特征,穿著我們民族的服飾演唱我們民族的歌曲,這就是傳播我們民族的文化。我們要告訴觀眾,什么才是民族的、中國的。”
就是這樣一個“民族的、中國的”張也,談起自己的從藝道路時,她卻孩子般地笑了:“我的經歷太簡單了,沒什么好說的呀!”張也開朗、不拘小節,似乎“辛苦”從來與她無緣,就是這樣一個堅強、樂觀的性格,讓那句從她嘴里說出來的“簡單”變得那么耐人尋味。自從1991年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之后攻讀碩士學位、留校做老師、參加全國各種歌唱比賽、出專輯、開演唱會,除了自己的歌唱事業,還曾主演多部舞臺劇、影視劇……她干藝術這行就是這樣,痛并快樂著,站在臺上的那一剎那真的是很幸福。唱的人高興,聽的人也高興!”一臺文藝演出也許會有上百名的演出者,但能被大多數觀眾認識、并記住的卻屈指可數,張也作為其中之一,表示自己已經非常幸福。“其實創業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當然有很多難熬的時光,但這要看你如何去面對。你把過多的焦點放在自己有‘多不容易’上,你失去的永遠沒有你得到的多。上學、做老師、唱歌……一直到現在我都挺開心的,我一直覺得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所以就要用歌聲把我的快樂傳遞出去。”張也直言要感謝的人非常多,不管是學生時代的老師、同學,還是現在身邊的家人、朋友、工作伙伴,都給了她最大的鼓勵和支持,有了他們的陪伴才有今天的自己。“生活就是這樣,要感恩、堅持、努力、拼搏,以后也是一樣,平時要快樂地生活,舞臺上也要快樂地歌唱。”
歷數自己眾多的歌唱作品,張也最滿意的還是《走進新時代》。一首歌標志著一個時代,同時,歌曲也琥珀般地凝固在了歷史中。一首優秀的歌曲往往令人回憶起一個時代,一首優秀的歌曲也常常能鼓舞人度過一段不平凡的歲月。“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這兩句歌詞把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烙印在華夏兒女身上的傳統美德和中國人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十分準確到位。“很多國外的朋友都知道這首歌,還能哼唱兩句呢。而且這首歌唱了這么多年,我對詞、曲的把握和處理也越來越到位,更能準確地通過這首歌傳達其中的感情。”飽含著對歌唱的執著、生活的熱愛,張也表示會將更多更好的作品帶給觀眾。“特別是有了‘德藝雙馨’四個字,以后要比以前做得更好才行,但這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要付出更多。大家的期望越來越高,我要做得更好才行。”張也說。
(作者為《中國藝術報》記者)
張 也
女,漢族,1968年5月生,中國音樂學院教師,一級演員。
演唱的歌曲代表作品有《高天上流云》《人間第一情》《在歡騰的大地上》《多情東江水》《萬事如意》《走進新時代》等,出版有《張也演唱的民歌小調》《金嗓子——張也》等個人專輯唱片,多次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金唱片獎、第四屆M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中央電視臺第五屆音樂電視大賽金獎和最佳演唱獎等。
熱心公益活動,隨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赴各地慰問演出50多場,先后參與南昆文化列車、京九文化列車等文化活動;捐贈款物改善校舍、修建醫院。
(編輯:歐陽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