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公益讓明星更璀璨
哪些明星參與的公益行動最受關注?日前,由中國電影博物館發起并公布的“2011年度影人十大公益行動”出爐,這份榜單是經過充分的調研推舉和問卷調查,并綜合考量影人公益行動的社會影響力、輻射力、感召力而產生的,意在用影人的公益行為去影響帶動更多的普通人關注公益、參與公益,使公益成為一種常態,內化為更多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這次推選更是得到了電影學界和慈善業界資深人士的關注和支持。本報特別關注明星公益評選,并希望將公益力量放大、延續,倡導并激勵更多的文藝工作者關注公益、投身公益,為公益鼓與呼,向社會傳遞大愛。 ——編者
部分“2011年度影人十大公益行動”獲獎和提名圖片
【記者觀察】
唱響“愛的奉獻”
張悅
一百多年前,福特汽車公司為了使自身的汽車有銷售市場,從而主動地為工人大幅度地漲工資;而卡耐基則是在致富之路想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從而開始了社會慈善的壯舉。不久前社會在熱議蓋茨和巴菲特倡導的富人在生前將財富的一半捐獻給社會公益,引得中國民眾也紛紛呼吁“該是中國的蓋茨和巴菲特站出來的時候了”……慈善通常被看做是“富人之舉”,大企業家與億萬富翁們的捐贈行為令人印象深刻并被視做慈善榜樣。而近幾年,作為公眾人物的影視明星們在“本職工作”以外也紛紛熱衷代言公益項目,參與公益行動,更有如李連杰的壹基金,王菲、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基金,已成為具有品牌效應、深入民眾內心的公益善舉。明星公益本身就是號召,且具有穿透力和影響力。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更是從道德的角度重新來評價明星,其實也體現了公眾對明星提出的新要求。
這幾年公益事業發展非常快,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整個公益事業爆發式地增長,然而在去年卻遭遇了多事之秋,甚至釀成一場關于慈善界的不信任危機。郭美美將她的包在微博上秀了秀,引發了中國慈善領域的一場風暴。這場風暴先是席卷了中國紅十字總會,之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河南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眾多慈善組織被逐一卷入。一切質疑和問責,都指向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場震蕩更是引發了新規的出臺。去年7月,民政部發布了《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對“十二五”期間加快發展慈善事業的重點任務有所描繪,較為引人注目的表述有,“完善捐贈款物使用的查詢、追蹤、反饋和公示制度,逐步形成對慈善資金從募集、運作到使用效果的全過程監管機制”。聯想起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明星捐贈生發出的“詐捐門”,不僅使得該明星聲譽落到谷底,更使不少民眾看熱鬧似的數落起演藝圈的種種是非。
“郭美美事件”對于中國的慈善組織來說雖是心頭傷疤,但卻使得公益的步伐比過去更快更有力,相信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公益機構也會更加自覺、自律、規范、透明;而“詐捐門”之后明星對于公益的態度也更加認真,他們也深知作為公眾人物,無數只眼睛目睹著自己的行為,只有內心坦蕩、真心實意地去付出,才可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益明星。
這個世界并不完美,但值得我們去努力,愛心永不過時,社會需要關愛。“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龍年春晚韋唯再唱《愛的奉獻》依然令人感嘆。雖然經濟急速發展,但是“愛的奉獻”永遠不過時,社會的良心、厚德的精神,是一切發展的根基。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