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走出去”闖出新路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博會上,北京展團以“‘走出去’戰略助力北京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為主題,重點展示了創意設計、廣播影視、動漫網游、出版發行、文化藝術等行業,開幕當日簽署合作項目近60億元,取得了文博會上的“開門紅”。
近年來,北京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大力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文化貿易額從2006年的12.65億美元,提高到2013年的35.33億美元,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數位居全國之首,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
據悉,北京市把推動文化“走出去”作為首都文化建設的重要責任,協同有關部門建立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工作推進機制,從財稅優惠、服務保障、交易平臺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方式上,不斷推陳出新。
搭建文化貿易交流平臺,提升文化“走出去”的規模和質量。北京依托空港保稅區,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規劃用地260畝,海關、稅收等各項報稅政策已陸續在該區域落地,年內企業入駐率將超過70%。
加強國際文化貿易對接。北京成功舉辦了8屆北京文博會,貿易簽約額累計達到4845億元;2013年北京國際圖書節簽訂版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議超過2000項,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交易額更是突破百億元。
加大、加快國際文化傳播平臺的建設。如在美國、加拿大的電視臺定期播出具有北京特色的電視節目;在歐洲播出北京電視臺制作的300集紀錄片《北京印象》。繼萬達集團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公司成為全球最大電影院線運營商之后,北京藍海天揚、海潤影視、澳星東方等一批骨干企業通過設立、收購等方式在歐美、澳洲、東南亞、中東地區陸續開辟傳輸網絡,在傳播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動文化企業“買船出海”。北京天創演藝集團成功收購美國布蘭森白宮劇院后,推出駐場演出《功夫傳奇》和《馬可·波羅傳奇》,累計演出800多場;支持四達時代開辦7個語種的19個頻道,在12個國家發展用戶超過400萬;支持北京出版集團與歐洲梅爾杜蒙開展合作,推動中國精品圖書走向世界。利用“名家名團名品”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
2013年北京市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洛杉磯舉辦“北京影視日”暨馮小剛“手印禮”,展映影片7部,掀起一股中國風。北京京劇院赴南美巡回商演,不僅提供當地語言同步字幕,還請當地著名說書人現場介紹劇情和京劇藝術欣賞,連演12場,場場爆滿。精心組織編譯的《這里是北京》《天下收藏》《來看吧中國》等品牌欄目,在境外播出后引起良好反響。這些走出去的創新舉措闖出了新路子、拓展了新空間。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偉表示,文化“走出去”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幾年北京市不斷拓展國際視野,深化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貿易,傳播了良好文化形象。文化“走出去”必須堅持“三個融合”,即政府主導與民間參與融合,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融合,渠道建設與內容提升融合,努力發掘文化資源優勢,增強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文化話語權。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