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新應當注意什么
在當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滲透于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這一重要功能決定了文化創新的迫切性。中國古代《易傳》曰“日新之謂盛德”,即強調只有推陳出新、不斷改變人的現實境遇,社會與生命才會生生不息。尤其是今天處在社會急劇轉型的時代,創新更成為我們實踐生活的最強音。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文化創新不是一種無目的自發行為。我們在致力于文化創新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文化實踐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審慎分析,以確保文化創新活動的健康發展。
首先,文化創新要有明確的價值關懷。這實質上是對于文化創新“理由”的思考。也就是要清楚文化為什么要創新,創新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的社會進步具有怎樣的關聯?今天我們實施的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因此文化創新不能背離這一根本目標。具體說,我們的文化創新要緊密圍繞社會發展與民族振興這一價值展開,尤其是要結合我們時代的發展,著眼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文化創新要注意探索文化發展的規律性。文化作為人的生命的表達方式,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文化創新不能僅停留在物質形象的表層,而要著力推進文化價值觀念層面的變革。文化創新不能重“形”而輕“神”,沒有了價值關懷,文化之“形”也就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或純粹的符號。只有文化觀念的更新,才有真實的文化進步。要面向人的主體心靈層面,切實將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態度和創新價值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去,以培育全民族的創新能力。
再次,文化創新要注意對既有文化成果的傳承。文化創新的前提是文化守護,因為文化創新作為一種自由自覺的目的性活動,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淀。只有守住文化之根,我們才找到了文化的源頭,我們的文化才會擁有個性。有一種觀點認為:“現代化的列車開得越快,傳統文化就被甩得越快。”但筆者以為,民族傳統永遠是我們走向未來的精神資源,缺少對民族原創性文化的保護與繼承,先進文化的培育則無從談起。呵護文化生命是我們的責任,必須在內心深處激活我們對民族文化的情懷,文化之“根”守護住了,我們的生命才有了歸宿,靈魂才有了托付之處。
最后,文化創新要注意葆有一顆平常心。文化的積淀,功非一日,需要數代人的傳承與堅持。今天我們的文化創新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展開的,所以要力戒文化心態的浮躁,力戒急功近利。文化的成長是一項關乎民族未來發展的系統工程,需要涵養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地向前推進。既要注意立足自我、彰顯特色,又要注意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