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將給世界帶來新機遇
全面深化改革將給世界帶來新機遇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兩會對推動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北京3月4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召開之際,國際社會對中國全國兩會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給予高度關注。國外專家學者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將討論落實全面深化改革部署,這必然會將中國發展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他們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認為中國發展將使世界各國受益。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態度很堅定”
巴西中國亞太問題研究所所長塞維利諾·卡布拉爾表示,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國都會研究當前發展面臨的挑戰,總結經驗并制定新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他說:“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態度很堅定,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保持這種態勢,將真正幫助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心。”
卡布拉爾說,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對全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新的長征”,必然會將中國發展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并且很可能為世界帶來新的氣象。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可能會給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是發達國家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南非標準銀行投資銀行戰略分析師多納爾德說,中國改革已走過了3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為下一步發展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和良好機遇,但同時中國經濟社會也進入一個轉型期,需要進行結構調整,因此中國深化改革非常必要。
多納爾德表示,全面深化改革將比過去面臨更多困難和挑戰,但也面臨難得的機遇。西方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中國自身經濟擁有雄厚的基礎,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將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實現中國夢。過去的改革實踐證明,中國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引領中國發展,中國要堅持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
“中國的經濟前景令人樂觀”
高盛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金磚國家”概念提出者吉姆·奧尼爾說:“中國是真正的明星。10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超過我原先預期的7.5%。”“我認為,中國正在直面挑戰,并努力做出調整?!眾W尼爾說,“中國的改革令人印象深刻,中國正轉向更高質量的國內增長,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他認為,全球經濟將繼續處在變革之中,中國的成功,意味著在衡量經濟發展成就方面為世界樹立一個標尺。他說:“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感到樂觀,預測在2027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中國處處長史蒂文·巴奈特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需求的重要來源,全球關注中國的發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增長無論對本國還是對世界都很重要。他說,中國正踏上一條更具包容性、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的增長道路。在新的增長模式下,經濟增長會有所減緩,對此人們不僅不應憂心忡忡,反而應感到高興,因為中國不再依賴短期刺激措施,而是在實施結構改革,這表明中國政府致力于使經濟轉向更加平衡和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巴奈特說,中國經濟仍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近期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非常低。“我們估計,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經濟平均每年將增長6%。從所有衡量指標來看,這都將是一個了不起的結果。未來很多年內,中國將繼續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為世界經濟提供有益的支持。”
“中國全面發展將使世界受益”
“中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快速和平崛起,為整個世界提供靈感。”馬里巴馬科大學教授科內表示,“中國同世界共舞,中國全面發展將使世界受益,追求進步的中國值得許多國家學習。”中國是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發展好了,自然會帶動非洲國家的發展?!拔覍χ袊M一步深化改革充滿信心,對中國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p>
多納爾德也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深化改革將給非洲乃至全世界帶來更多機遇,中國可以為非洲提供更多急需的投資,非洲還可以分享中國最新技術成果等。
泰國《亞洲日報》副社長錢豐表示,中國經濟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的態勢,既充分保證了就業,又有效控制住了通貨膨脹。中國政府駕馭經濟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非常強。盡管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中國經濟仍將像一條大船一樣,乘風破浪,快速前行。
錢豐說,中國經濟發展帶動了東南亞國家出口的增長,東南亞國家普遍看好中國經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東南亞投資,為東南亞的發展提供資金,并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同時,東南亞企業也紛紛進軍中國,抓住中國發展的機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系日益緊密,是名副其實的命運共同體。
奧迪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說,2014年,中國肯定會在全球經濟中繼續發揮領導作用。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的經濟環境發生了許多變化。我們歡迎市場在中國的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有助于推動增長、競爭和創新。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