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害群之馬”,保持隊伍純潔
據媒體統計,過去一年,共有14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被終止或撤銷資格。其中,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廣東科技廳原廳長李興華等9名全國人大代表,因涉嫌違法違紀辭職或被罷免資格;四川省政協原主席李崇禧、哈爾濱翔鷹集團董事長劉迎霞等5名全國政協委員,涉嫌嚴重違法或違紀被撤銷資格。
這是自2003年3月以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被終止或撤銷資格人數最多的一年。這與中央過去一年鐵腕反腐直接相關。在堅持“蒼蠅”和“老虎”一起打的高壓態勢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貪腐官員落馬,這其中就有一些是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
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或被推舉為全國政協委員,既是一種政治榮譽,也是行使參政議政權利的責任。那些違法亂紀的代表和委員們,顯然辜負了公眾的期待,也侮辱了自己的身份。
翻看那些被終止和撤銷資格的代表委員們的案底,他們都是頂著全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的光環,卻不懂如何“愛惜自己的羽毛”,反而將自己的政治身份當作權力尋租、非法牟利的資本。代表委員們本應是最知法懂法的一群人,但有些人的表現卻與法律和紀律相悖。他們的所作所為,嚴重破壞了代表委員與民眾的互信關系。
中央有關部門整肅“問題代表”和“問題委員”,實質上是依法清理害群之馬,此舉有助于保持人大和政協隊伍的純潔性,也有助于讓那些真正有參政議政能力和意愿的人走進全國兩會的會場。經過這種激濁揚清的過程,代表委員們的政治素質、個人品德、參政議政的能力等,都將在總體上得到提升。
見不賢而自省。看到這些失去資格者,兩會代表委員其實更應明確自身的權利與義務,吸取教訓,擺正心態,不僅要在會場上積極履行職責,在兩會結束之后,也應該每時每刻都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珍惜參政議政的權利與資格,珍惜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尊重。
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進行廉政教育和反腐制度建設的良好契機。過去一年的反腐“成績單”,讓公眾看到了中央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拍“蒼蠅”、打“老虎”的力度仍將會加碼。我們也更加期待今年的全國兩會,能在制度反腐方面有進一步突破。
(編輯:高晴)
· | 和諧安定是兩會召開的堅實基礎 |
· |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構成 |
· | 圖解兩會:從這里讀懂人民政協 |
· | 人民政協為世界民主形態添彩 |
· | 兩會知識問答:人民政協怎么開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