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認真做事,清白做人
認真做事,清白做人(速寫)
圖為李雪健近照。黃維攝
上世紀90年代,李雪健因主演電影《焦裕祿》而名聲大震。站在頒獎典禮的舞臺上,他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時隔20多年,李雪健擔任了舞臺劇《焦裕祿》的藝術總監。他說,焦裕祿所工作的河南蘭考,離他出生地山東菏澤不遠,焦裕祿就像是他的一位父輩。“面對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尊嚴的父輩,不玩命演,說不過去。”
李雪健稱自己是業余演員,從山東農村走出來,李雪健在中學、工廠、部隊均為業余文藝宣傳隊演員。“我是從業余一步步走向專業的,社會就是舞臺。”在上世紀80、90年代,李雪健因扮演了《渴望》的宋大成、焦裕祿、《水滸傳》中的宋江、《抉擇》中的宋高成等角色而深入人心。“演員演什么角色,就會像角色一樣地活一把。”李雪健說,這個“活”很重要。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才能夠“活”得起來,你“活”了,才有力量。
命運總愛開玩笑。2001年,李雪健在拍攝電視劇《中國軌道》中得知自己患了癌癥,他一邊堅持拍攝一邊開始了與病魔艱難的斗爭。經歷了病痛的折磨和生活的風雨后,李雪健說的最多的就是感謝。在李雪健的心里頭,“感謝”兩個字很重:“感謝這個時代,感謝這個社會,感謝家人、朋友、醫生,感謝各行各業的朋友,特別是感謝那些素未見過面卻有著神交的觀眾。”李雪健說,無論在職業上,還是生活中,做戲、做人等等方面,“感謝”這兩個字對于他的生活、生命是有影響的。
病情穩定后的李雪健,飾演了《楊善洲》中的楊善洲、《建黨偉業》中的楊昌濟、《一九四二》中的李培基等,他以細致入微的表演、成熟穩重的風格,到達了藝術生涯的又一高峰。李雪健說回想起來他也感謝生活中的那些坎兒、那些難。“藝術非常講究生活,這既有直接生活,也有間接生活,多點經歷、多一點曲折,可能就會多一點靈感、多一份理解。”
直到現在,李雪健還在嘗試不同的角色、不停變換自己,探索演員生涯的不同可能性。李雪健說他年輕的時候演戲注重挖掘自己,到了中年,更注重刻畫人物,現在更看重細水長流,希望塑造的人物和角色能夠留存得長久一些。李雪健希望像帕西諾、德尼羅等外國演員、石暉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那樣,成為一名善于運用表演技巧來塑造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性格演員”。
2013年,是李雪健的豐收之年。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上李雪健獲得“年度終身成就獎”,在第五十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李雪健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在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李雪健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面對榮譽和新崗位,李雪健說,他會按照老前輩留下的那句話去做,那便是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