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協“送歡樂下基層”赴革命老區濮陽
昔時賽場稱霸,今日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的中國夢——送歡樂下基層”赴革命老區濮陽采風慰問演出側記
演出現場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水秀大劇院外景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俏花旦·集體空竹》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天地輪回·生死輪》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在諸多藝術門類中,雜技演出是最為復雜的,一方面由于大量道具的運送,一方面也由于受場地、排練等多種客觀限制,因而,一場雜技的“送歡樂下基層”也是極為難得和最令人期待的。12月28日,“我們的中國夢——送歡樂下基層”中國文聯、中國雜協文藝志愿者服務團來到革命老區濮陽慰問演出,也帶來一場陣容豪華的雜技盛宴,十個在國際國內賽場中叱咤風云的節目,平時很少有機會一睹,今日飛到了尋常百姓家門口。
在濮陽新建成的水秀國際大劇院中,演出尚未開始,1600余名觀眾已經翹首以待。這邊廂,一色的白帽白褂,是我們的白衣天使醫療衛生團隊代表;那邊廂,橘紅色制服格外搶眼,是日夜為市容市貌辛苦勞作的環保工人團隊代表。還有建筑工人、石油工人、新區建設職工等等,與攜妻挈子的廣大市民群眾一起,在這個隆冬的下午感受雜技之美,其樂融融。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邊發吉,中國雜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邵學敏,中國雜協副主席、濟南市雜技團團長鄧寶金,中國雜協副主席、廣東省雜協主席寧根福,中國雜協副主席、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力力,中國雜協副主席、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團長李西寧,中國雜協副主席、上海市馬戲學校校長程海寶,中國雜協副主席、廣東省雜協名譽主席戴武琦等觀看演出,與觀眾共享文化盛宴。
《追星逐月·流星》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俏花旦·轉毯》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咿——呀——”第一個節目《俏花旦·集體空竹》先聲奪人,11個俏麗的花旦輕盈上場,空竹抖起,拋向空中,翻身跳躍,再一側身,將空竹穩穩接住,姿態優美,像燕子,像蝴蝶,又像精靈。這個節目將傳統與時尚巧妙融合,曾在2007年央視春晚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中獲得一等獎,并獲第37屆摩納哥蒙特卡羅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第26屆法國國際雜技最高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等多項殊榮。火辣的探戈舞串場之后,一個龐大的滾動的軸輪出現在臺上。只見背景屏幕中忽而海浪翻滾,陰云密布,忽而風平浪靜,晚霞映天,一黑一白兩人在海上巨輪中疾走跳躍,好似天與地、生與死不斷輪回。《天地輪回·生死輪》是河南濮陽雜技劇《水秀》片段,《水秀》剛剛在第八屆中國雜技金菊獎第三次劇目獎中獲得優秀劇目獎。
一場場節目接連上場,吸引得觀眾目不轉睛,時不時還為演員們提心吊膽,掌聲不斷。河北省雜技團帶來的《追星逐月·流星》,將流星舞遍全場,好似真的有流星從眼前滑過,該節目曾在摩納哥蒙特拉洛國際雜技比賽中獲“金K獎”,在武漢國際雜技節比賽獲“芳草杯”金獎,全國雜技比賽中獲金獅獎等?!肚位ǖまD毯》則分外優美,數名粉衣花旦在夢中嬉戲,柔術與轉毯結合,美不勝收,該節目也曾第八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獲得金獎。緊接著,曾在2013年春晚舞臺上大放光彩的丁德龍攜《水的魔力·魔術》上臺,一時間紙牌雪花一般飄落,飛向觀眾席中?!稌r空穿越·蹦床》則上演了繁華都市熱血少年們街頭“群毆”的一幕,青春活力十足?!栋肯枇杩铡ご箫w人》中演員們在離地十幾米的云端之上蕩起秋天,高空中飛來飛去,令人心懸。
丁德龍表演魔術《水的魔力》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時空穿越·蹦床》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長城外,古道邊,戰鼓擂,馬嘶鳴,《垓下雄風·蹬人》中紅衣戰士們英氣十足,層層疊羅漢至四人,直立旋轉七百二十度上肩,雙層板抽梁換柱等等,技藝高超,威風凜凜。該節目曾先后在莫斯科國際青少年國際馬戲節、意大利拉蒂那國際馬戲節中奪冠?!扼@天飛旋·環球飛車》在不久前剛剛成功挑戰世界吉尼斯紀錄,在這次演出中也極為刺激驚險。在直徑數米的大金屬球中,10名摩托車手在球內馳騁,一時間只聽車聲隆隆,紅藍綠尾燈閃爍交織,車子各行其道又交叉環繞,實在難以想象他們是怎樣做到的!最后出場的《騰·韻·頂碗》曾在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拿下最高獎項金小丑獎,演出也極為驚艷,倒立、空拋、疊羅漢,變換身姿中穩穩不動的是腳尖上的碗。
“我們平常每天都上班,很少能有機會到現場來觀看演出。”一名石油工人這樣告訴記者,“每個節目跟每個節目都不同,都非常精彩,我都很喜歡”。而看到雜技演員們高空危險的動作,她也表示為演員們擔心。醫療衛生團隊里一位觀眾告訴記者她是第一次在現場看到雜技演出,比起電視里看來更為真切,更為身臨其境。她們的話或許也代表了大部分觀眾的樸實的心聲,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語,節目中一陣又一陣的不斷的笑語和掌聲已經說出了一切。
送歡樂下基層演出結束后領導與演員握手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全體演職人員合影留念 中國雜協 黃業松 攝
在國際賽場上比賽與在父老鄉親面前表演,對于演員們來說,大概也會有不同的感受。《驚天飛旋·環球飛車》中的一名摩托車手看起來不過十四五歲,演出結束后有些興奮欣喜也帶一絲害羞,他告訴記者,已經跟著團隊參加過好幾次送歡樂下基層的演出,最開始演出這個節目時有些害怕,后來練多了就沒事了。而《垓下雄風·蹬人》中一位小演員是第一次參加送歡樂下基層的演出,問起與莫斯科、意大利賽場比起感受如何,小伙子憨厚地說道:地板有些太硬了,不太適應。盡管不適應,他們也圓滿地為觀眾奉上了絕活兒。送歡樂下基層對于雜技演員們來說困難重重,在演出前一天晚上,他們幾乎排練了通宵,演出時眼睛都還帶著血絲紅紅的,為了觀眾,為了拿出最好的節目,這些背后的努力令人動容。
濮陽歷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區,并且還是我們的雜技之鄉,此次送雜技魔術到濮陽,也是中國文聯、中國雜協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深入開展“走基層”的行動,與廣大人民群眾共享雜技成果,在冬日里為濮陽老百姓送來別樣的溫暖陽光。
【精彩節目欣賞】
【相關鏈接】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