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化大帳 一股消費春潮
書店一角 CFP
備受矚目的《旅游法》正式實施;多名年輕導演處女作均以千萬元投資成功斬獲數億元票房;萬達集團以1.72億元高價拍下西方大師名畫;一度被視為國產動漫標桿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被《新聞聯播》點名批評……回溯近一年來國內文化消費領域發展與變化的軌跡,感受到來自市場內部熱烈而有力追趕的腳步聲……
電影:國產小成本的逆襲
不再是大制作、大投資,成本3000萬元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成功吸金7.19億元;投資4000萬元的《中國合伙人》拿下5.39億元票房;兩部《小時代》投資成本僅4500萬元,合計票房近8億元……國產、低成本、青春注定成為2013年中國電影市場不可不提的關鍵詞。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1月25日,全國電影票房已達到193億元,其中國產片票房107億元,占比超過55%,超過進口片票房總額。預計全年票房將達到210億元至220億元。
【專家點評】
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專家劉嘉:
2013年是國產電影取得歷史性變化的一年。此前市場還在為國產電影的生存狀態而憂心忡忡,但從去年11月份直到現在,國產影片可謂一路高歌,大放異彩,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顯示出極強競爭力。以往觀眾對特效、技術占優勢的國外大片情有獨鐘,而今年國產影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現實主義題材贏得市場青睞,充分展現出本土化優勢;過去票房多數靠中心城市貢獻,靠提高票價換取,而今年二、三線城市的電影票房與觀影人次比大城市提高了20%~30%,中心城市票價反而穩中有降。
動漫:亟待撕下低幼化標簽
早在三年前我國動畫片就以22萬分鐘的年產出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動畫生產大國。然而,數量的優勢并未帶來質量的飛躍,甚至一度被視為國產動漫成功典范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也在今年被央視《新聞聯播》點名批評,成為暴力粗俗的反面典型。全國十大動畫制作機構和十大動畫播出機構10月聯合發出倡議,希望全國同行承諾絕不制作播出含有暴力、低俗、危險情節、不文明語言的動畫片。
【專家點評】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動畫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盧斌:
美日等國的動漫行業之所以能夠形成巨大的產業經濟,主要依靠的是動漫原創版權轉讓所帶來的衍生品,衍生品開發收益甚至超過動漫產業收益的80%。相比之下,中國動漫產業版權保護不夠,盜版問題嚴重,這個問題不解決,恐怕很難與動漫強國展開競爭。同時,國產動漫亟待撕掉低幼化、粗俗化標簽,以保證動畫片在未成年人成長中發揮積極健康的引領作用。
休閑:市場洗牌仍將持續
“旅行社不得強制旅客購物”,這個國內消費者多年的旅游訴求隨著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實施而變成現實,旅游業由此進入全面洗牌階段。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旅游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有分析指出,預計2013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32.75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預計同比增幅將達15.4%。
“黃金周”的含金量依然很高,2013年國慶節旅游接待人數和總收入同比增長5.2%和4%;但集中出游帶來的人滿為患、景區不堪重負等矛盾更加激化,引發國人對假期安排的大討論。年末公開征求意見的三個休假方案依然難以讓人滿意。
【專家點評】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
總體上《旅游法》出臺對優化我國旅游市場秩序,提高旅游消費品質,保護游客的合法權益意義重大。從實施效果看,一方面目前團隊游數量在下降,一些遠程線路、出境游線路價格上升,導致部分游客推遲了旅游計劃;但另一方面,旅游網上訂購數量在上升,顯示旅游市場對《旅游法》的反應是積極的,順應了散客化時代來臨的趨勢,應該說《旅游法》起到了預期的效果。當前有必要通過構建當代旅游發展理論體系,科學而系統地回答“旅游發展為了誰”“旅游發展怎么做”等問題,這包括堅持以游客為本,構建旅游發展的目標體系;堅持服務至誠,構建旅游發展的路徑體系;以市場化的思想構建旅游發展的創新體系等。
圖書:出版大國卻閱讀小眾
今年“世界讀書日”前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國民年均閱讀4.39本紙質書和2.35本電子書。一邊是每年出版圖書品種37萬種、新聞出版全行業總產出超萬億元,均居世界首位的繁榮景象;一邊是圖書庫存量跑贏銷售量,人均閱讀量明顯不足的尷尬現狀。頂著“出版第一大國”的帽子,穿著“閱讀小眾”的外衣,圖書行業在出版和消費的矛盾中呈現出不對稱的發展態勢。
【專家點評】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肖東發:
當前國內出版物發行單位數量在不斷減少,這除了數字出版的沖擊外,還與國內的閱讀環境有關系。國內公眾的閱讀率普遍偏低,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很多人讀書極為功利化,與應試、評職稱、升遷相關的書籍才會去讀。
傳統出版商的數字化轉型必須內外兼修:首先要加強對“外”合作,傳統出版社應通過與IT企業合作或收購的方式開拓數字化出版市場,建立共贏的良性機制。同時要立足自身優勢,練好“內功”,生產優質內容。網絡時代“內容為王”的含義,即誰對內容資源擁有更強的集約整合能力,誰就擁有更大的市場控制力。此外,出版業發展還需加強行業管理、削弱政府的行政干預等。
演出:細分市場冰火兩重天
2013年8月12日,中央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加上此前出臺的關于改進會風的“八項規定”,各種文藝活動、節日慶典紛紛“瘦身”,導致演出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態:一方面是以市場為導向的流行演唱會持續火爆;另一方面,一些以“吃政府飯”為主的演出承包活動遇冷,演出市場正以快速“擠泡沫”的方式走向健康、規范。
【專家點評】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大士:
今年的演出市場,突出特點是一個字——“冷”。不單單是政府機構,很多企業也取消了聯誼、答謝、慶典活動。以前靠政府養活的經紀公司基本沒了生存之路,大量的這類演出公司今年都倒閉了。但與此同時,偏重市場化運作的經紀公司普遍運營良好。以前一些企業會批量購買演唱會的票,現在他們不買了,相當于把這些票留給了普通觀眾,這進一步滿足了市場,對行業來說是件好事。《通知》和“八項規定”對演出市場將帶來長期利好,今后演出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也將更加規范和透明。
藝術品:走出低谷 緩慢回暖
從今年春拍總體行情來看,中國書畫明顯呈現回暖趨勢。根據雅昌市場監測中心(AMMA)數據,在今年春拍成交額前10名中,傳統書畫占據七席,宋元時期書畫價格均以億元計。盡管目前還沒有作品創出單一作品拍賣紀錄,但傳統書畫市場的總體成交表現相較于去年秋拍大幅回暖50%,達到2011年市場回調期之前的水平。11月,萬達集團以1.72億元高價拍下了畢加索油畫作品《兩個小孩》。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主任劉雙周:
今年上半年藝術品春拍成交量略有回升,市場開始緩慢回暖,意味著國內藝術品市場已經走出去年的低谷,預計秋拍表現會比春拍形勢更好。近現代書畫依然是市場追捧的熱點;當代藝術在香港表現很好,但大陸并沒有明顯轉好的跡象。整個藝術品市場在一些局部、關鍵環節正邁開改革步伐,但大的制度框架依然沒有建立起來。《兩個小孩》的成功購得僅是個例,不代表國內收藏整體趨勢發生轉變,中國投資者對西方藝術的理解和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