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農民拍微電影批陋習 村民成演員
馬路上一個穿著時尚的女人,無視自家寵物狗隨地大小便,依然扭著腰走遠;旁邊一個西裝革履的男士看美女時不小心踩到寵物狗排泄物,紳士地抽出紙巾,擦完鞋底后隨手一扔,仿佛沒有看到立在身側的垃圾筒……這一組鏡頭,出自于北京市懷柔區懷北鎮剛剛推出、由當地農民參演的公益微電影《文明就差這一點》的片花。目前,該片已在懷北鎮東莊村數字影廳首映,并將陸續在全區各村巡演。
為啥把首映式放在村里舉辦?“這部公益微電影里的大部分角色都是由懷北鎮農民參演的,內容是反映村民日常生活中的陋習,倡導文明新生活。”懷北鎮黨委宣傳委員張廣春介紹,今年懷北鎮開展了“共建文明懷北、服務國際會都建設”主題教育活動。為了使活動有效開展,創新活動形式,當地拍攝了這部揭露村民生活十大陋習的微電影。
鎮上公務員“改行”成了導演,村民成了演員,這等稀奇事兒是怎么開始的呢?原來,今年懷柔在全區開展了“海選”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十大陋習活動。懷北鎮政府宣傳科干事馬雪晴突發奇想,是否可以針對這些陋習拍攝一部公益微電影,以這種新形式倡導文明生活呢?宣傳科幾位工作人員說干就干,自己寫劇本。很快,一個貼近農村百姓生活,反映日常生活中種種陋習的劇本完成了。
即將開拍,找誰來演電影里的角色?幾經討論,懷北鎮黨委決定找村里普通農民當演員,這樣更貼近真實生活。“盡管農民在表演上不專業,但找他們參演,能帶給他們更深的觸動,也能讓這部電影更接地氣。”馬雪晴說,影片里上至五六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朋友,所有人物都由村里土生土長的村民扮演。
“我20多歲時,經常參加村里宣傳隊排練節目,這么多年來,也常想著有機會登臺,但沒敢想過能演電影。得知要籌拍微電影后我主動請纓在劇中扮演角色,雖然演技不專業,但村民覺得很真實,很有看頭。”村民栗德仲在劇中飾演一位中秋節沒兒女陪伴的孤獨老人,當初拿到劇本時激動得好幾宿都沒睡著覺,天天就抱著劇本看,研究角色特點、揣摩角色形體和語言。這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演起戲來卻是有板有眼,演技得到了全劇組的認可。
雖說是頭次出演微電影,但這些懷北鎮的村民演員個個“專業”。村民尹桂鳳說,一開始面對鏡頭就緊張,慢慢入了戲這種情況才消失。乍一看挺老實、內向的農村大嫂,但鏡頭里的她卻表現力十足,一場上吊的戲演哭了許多人。“這部微電影的演員大部分都是三里五村的姐妹們和老少爺們,本來沖這一點就已經很有‘票房’了,再加上原汁原味的地方話臺詞,相信觀眾看了以后一定會有自然的感覺。”尹大嫂信心十足。
首映式上,觀影的村民看到影片里熟悉的演員和場景時,都覺得特別親切。“平時看電影覺得那些故事都離自己很遠,但是看這個微電影,拍攝的就是我們鎮、我們村,演員都是身邊認識的村民,感覺很貼近我們。同時覺得,我們農民真的要帶頭倡導文明生活,讓生活陋習統統走開。”一位村民說。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