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凈化兒童動畫片須有規可循
近日,央視動畫責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動畫制作機構和央視少兒頻道等十大動畫播出機構聯合發出倡議,號召全行業承諾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語言粗俗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這兩部受歡迎程度很高的國產動畫片被點名,正在整改。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年內將出臺國產動畫片內容標準,對暴力、低俗、危險情節和不文明語言做出嚴格限制。
兒童大都喜歡看動畫片,不僅從動畫片中學習知識、懂得道理,同時也習得語言、模仿舉止。對于正處于模仿學習能力迅速發展階段的學前兒童和中、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會根據動畫片里角色的言行舉止來想問題、說話和做事。由于孩子們的心智對正確、文明和安全與否的判斷力很有限,所以就會因模仿動畫片而做出種種出格的事:江蘇3名孩子4月6日在村邊樹林里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烤羊肉串劇情,做“綁架烤羊”游戲,導致兩個孩子嚴重燒傷;還有一些孩子模仿《奧特曼》等動畫片里的起飛動作而墜樓。
因此,為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有必要盡快凈化兒童動畫片中不宜播出的內容。一方面,兒童動畫片的制作方和出品方應該首先認識到,他們的作品本質上是教育片,因此不能不加嚴格審查就投放市場。為此,兒童動畫片企業應該聘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審片把關。另一方面,電視臺和網絡動畫播出機構也應該加強播放前的審查,對于有可能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的動畫片,或者不播出,或者刪節后再播出。與此同時,制作機構和播出機構還應該認真、虛心接受家長、教師、學者和媒體的監督,及時整改,最大可能地減少動畫片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進一步而言,兒童動畫片的制作方、出品方和播出機構在制作、出品、播放前,應當事先就要預見不文明語言和危險劇情易被兒童模仿造成危害。若是事先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了但卻未做出諸如“危險動作 禁止模仿”、“請家長指導觀看”等安全警示,極易導致兒童模仿并造成嚴重傷害。根據《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的規定,兒童動畫片的制作方、出品方和播出機構如果確實存在過錯,也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次被點名批評的是個別動畫片,而存在問題的卻不止這兩部,有的甚至還會更嚴重。因此,凈化兒童動畫片,除了需要聯合倡議和持續強有力的輿論監督,更要靠國家有關部門及時制定、出臺文件規定和內容標準,讓兒童動畫片制作、播出者知道違規邊界在哪里。唯有如此,才可以凈化兒童動畫片,同時,也讓動畫片創作者盡情釋放創新熱情,推動更多更好的兒童動畫片,滿足兒童的精神文化需求。
(編輯:單鳴)
· | 兒童動畫片的“宜”與“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