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文化與高校內涵發展
質量文化是近年來高等教育界熱議的概念,質量評估的標準也成為關注焦點。CFP
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題,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共同目標,更是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如何有效保障質量,促進高等學校的內涵發展,成為當前高校改革與建設的焦點。為此,許多高校開始重視質量管理,建設質量保障體系。但是,教學質量保障制度作為改革的產物,不是在組織內部發展起來,而是從外部引進的,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并不能將高校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意識有效融入到全體教職員工自身的質量意識和質量價值觀中,使得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缺乏長久性和可持續性。由此看來,加強質量文化建設,是推動高校內涵發展的重要途徑。
高校質量文化的內涵與體系結構
質量文化是近年來高等教育界熱議的概念。一般來講,高校質量文化是指高校以質量為核心的價值觀念、意識信念、思維方式、道德規范、規章制度及行為方式的總和,它是一種內隱的文化,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全校教職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從而產生對質量目標、質量觀念、質量標準和質量行為的認同感和使命感。通常,高校質量文化可以劃分為四個層面,即精神層質量文化、物質層質量文化、制度層質量文化和行為層質量文化。精神層質量文化是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的靈魂和核心,主要由質量本質觀、質量價值觀、質量過程觀、質量生態觀、質量道德觀、質量方法觀等一系列質量思想觀念構成,是關于質量的認識和看法的總和,其中質量本質觀與質量價值觀最具根本性,質量價值觀能對全體師生員工產生內在感召力和凝聚力,引導全體師生員工將個人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目標融入到集體的質量目標和質量觀念中。物質層質量文化不僅包括高校的基礎設施、文化設施、校園環境和生態景觀,還包括校園的科技設施、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與資產配置、課外科學技術活動條件等物質條件。高質量的師資隊伍、雄厚的技術支撐、先進的教學設備、格調高雅的校園環境和充足的辦學資金是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的物質保障系統,也是高校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必備條件。制度層質量文化是指高校在質量管理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總稱,主要表現為質量方針、質量政策、質量規范和質量標準,具有明顯的規范性、強制性和穩定性特征,是學校成員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行為層質量文化是師生員工將質量價值觀落實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行為方式,是質量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突出體現在質量文化建設中所形成的作風和技術操作。
高校質量文化的價值功能
高校質量文化不僅是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也是順利實現“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前提與關鍵。它對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增強核心競爭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質量文化融匯凝聚力。質量文化是全體師生員工在質量意識和質量價值觀上的共同體現和價值追求,它對全體師生員工形成一種內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形成全校上下共創優質教育的強大精神氛圍。質量文化產生引導力。在質量文化中,質量價值觀決定著學校的戰略取向、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質量觀,影響教師對教學設計、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質量行為,使全體師生員工增強質量意識,自覺樹立起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共同信念,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個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從而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質量文化具有約束力。質量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即有關教育教學的質量標準和規章制度,能夠對全體師生員工的質量行為和職業道德進行規范和約束,使追求質量成為全校上下的自覺和習慣行為,對各種不利于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貫徹落實的行為進行約束和引導,使之與學校整體的質量理念和質量目標保持一致。
高校質量文化的體系構建
當前,建設高校質量文化應當一是更新質量觀念,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質量哲學”。應當認識到質量的本質是客體滿足主體需求的屬性,是主客觀耦合的關系范疇,實質上就是一種效用,因而具有客觀的功能質量和主觀的感知質量。客觀質量和主觀質量會形成質量差距,構建質量文化,就是要盡量認識質量差距的客觀存在并努力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從而產生顧客滿意甚至顧客感動。二是要強化師生的質量主體意識,積極將質量要求內化為學生、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的自覺行為。在高校質量管理過程中,應充分重視教師和學生的需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發揮其在學校質量管理中的積極作用。這對于激發廣大教職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吸引其參與到學校質量管理、質量決策和質量建設的過程中來,形成積極的質量管理行為、提高質量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三是要營造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校園物質環境對生活于其中的校園人起著陶冶情操與規范行為的作用,即所謂的“環境改造人”。要加強校園各種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與管理,為開展學校質量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前提。四是建設全員參與機制。學校應發展質量參與文化,為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參與提供動力和機會,特別是為其質量努力提供體制性支持。同時,學校各部門應加強質量信息的互動與交流,通過信息共享、專題研討和任務布置等活動,提升各管理部門在質量管理工作方面的一致性與協調性,提高學校質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五是重視內部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與維護。質量管理體系是圍繞學校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控制系統,通過對目標的分解及過程的控制、監視和測量,確保學校的辦學理念、質量訴求得到實現,并形成獨特的教風、學風和工作作風。
(作者單位:重慶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