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匯宜昌“民間”聚巴楚
“三節”開幕式現場 李亞隆攝
“快看快看,這是我們宜昌本地的舞蹈!”“那是板凳龍,我還學過呢!”一群漢子將板凳舉起來,揮舞翻滾。他們凳凳相隨,時起時落,或搖頭擺尾,或左右翻騰,舞起的板凳似蛟龍戲水,倒海翻江。這是16日晚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展演現場的一幕,融合了板凳龍、撒爾嗬、甩發舞、山歌、打擊樂等宜昌民間特色的節目,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16日,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四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第三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在湖北省宜昌市正式開幕。美國、澳大利亞、埃及等國家的13個國際頂尖藝術團體來宜,同中國民間藝術團體一道,為2萬觀眾獻上一場藝術盛宴。
由美國猶他州立猶他山谷大學國標舞團表演的《美國西部土風舞》個性張揚奔放,青春靚麗的美國大學生,以歡快的步伐,時而跳起“牛仔”,時而扭起“拉丁”,上演著一場美國西部鄉村舞會。埃及轉裙舞,則全部由男人表演,舞者以左腳為圓心,呈逆時針方向不停地旋轉,舞者好似靜心冥思。隨后,洋溢著濃郁俄羅斯風情的歌曲《歡樂的早晨》、彰顯埃塞俄比亞人民熱情和勇敢個性的舞蹈《我的祖國》……一個又一個極具藝術性的節目相繼登臺,把整個展演推向高潮。
中國絢爛的民族風,也綻放在這個舞臺上。“玖月奇跡”組合獻上了洋溢著新時代氣息的《紅色記憶》。熱情的東道主派出青年歌手譚赟演唱《喊山歌》,一聲聲一句句,喊出了土家族人民生活的幸福和歡樂。
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介紹,宜昌有著2400多年歷史,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國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舉辦“三節”,就是為了讓世界了解宜昌,“讓宜昌成為民間藝術對外交流的窗口,鄂渝兩地發展合作的重要平臺,將宜昌打造成為國際音樂之城。”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徐沛東認為,國際民間藝術節為世界各國土生土長的藝術發展搭建平臺,表現出了中國的藝術擔當。
自9月14日起,“三節”系列活動就已陸續開展。14個國家的藝術團體,分赴景區、社區、學校,進行民間藝術巡演,并開展交流聯歡活動。同時,組委會將鋼琴賽事和群眾文化活動有機結合,組織參賽選手與各類音樂愛好者互動,開展琴類比賽、展演、鋼琴名家進社區等活動。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前光表示,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已成功舉辦八屆,累計共有五大洲70多個國家、100多個民間歌舞團參加這一盛會。此次在宜昌舉行,旨在通過藝術交流、文化展示等形式,全面宣傳了宜昌文化旅游品牌,加深了中外藝術家的相互了解,擴大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