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懷來:“村村響”播出惠農富農好聲音
白露到來,葡萄見收。但如今的全國葡萄之鄉河北省懷來縣,廣大種植戶相信的不是節氣,而是“村村響”調頻廣播。夾河村葡萄種植戶侯志海說:“‘村村響’廣播才是我們的種植顧問。今年春天,我的葡萄得了霜霉病,我給電臺發了個‘葡萄葉發油點狀斑了’的短信,電臺很快就回饋三四條信息供我參考,讓病蟲害得到了診治。‘村村響’廣播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
懷來縣是河北省首個廣播“村村響”工程示范縣。近年來,該縣人民廣播電臺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合作,先后開展了“‘村村響’實用技術信息采集及語音庫建設”“農業科技信息可尋址廣播服務”及“基于廣播的農村科技信息交互式服務技術”等合作研究,通過涉農信息采集、文本語音轉換、可尋址廣播系統構建,以及短消息點播軟件開發工作,在全縣范圍內安裝部署廣播節點,面向基層農民開展基于廣播的信息服務。
截至目前,懷來縣“村村響”廣播系統已采集到農村信息4萬余條,構建了1萬余條記錄的本地語音庫,安裝部署廣播服務節點近6850個,播出涵蓋農村實用技術、農產品市場、政策法規、勞動力市場等涉農信息節目5類38個欄目。據統計,“村村響”應用技術系統通過提供指導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特色農產品生產、大宗農產品生產、特色農產品交換、農村勞動力流動等服務,使農民新增經濟效益9146.75萬元。
如今,每天清晨5點55分,“村村響”廣播便會準時響起,直到22點。所播出的節目還涉及中央、省、市、縣的新聞,以及相關涉農政策、天氣情況、健康知識、病蟲害防治、農村實用科技、戲曲文藝節目等等,其中農業節目占半數以上,不僅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而且還讓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第一時間傳達到農村。住在官廳湖附近的老趙說:“‘村村響’既讓鄉親們長了知識,又豐富了生活,著實是一項惠民的好工程。我們大家還編了順口溜:干著農活,就聽了專家指導;站在田頭,就隨了市場領跑;打開喇叭,就知了天下道道。”
(編輯:曉婧)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