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界紀念梅花獎創辦30周年
“梅花贊——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30周年匯報演出”結束后,全體演員合影 孟祥寧 攝
由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主辦,全國各省區市劇協、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協辦的“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30周年系列活動”8月31日在京拉開帷幕。
首先登場的“大戲”是31日晚在北展劇場舉行的“梅花贊——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30周年專場匯報演出”。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覃志剛、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左中一、夏潮,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前光等出席并觀看了演出。
9月1日,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3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趙實、李屹和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以及湯恒、姜秀生、張國祥、張和平等有關方面負責人,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和部分中國劇協顧問、副主席,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名梅花獎獲得者出席大會。大會由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季國平主持。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我國第一個以表彰和獎勵優秀戲劇表演人才,繁榮和發展戲劇事業為宗旨的戲劇藝術大獎,是當代中國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具權威、最受矚目的標志性文藝大獎之一。30年來,梅花獎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發掘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戲劇表演人才;積極推進藝術創新,有力催生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精品劇目;注重理論探索,努力創建出具有中國風格的表演美學、表演方法和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堅持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不斷擴大社會影響。
趙實在大會上講話。她強調,剛剛閉幕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繁榮發展文藝事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空間。戲劇是我國文藝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基礎廣泛、藝術內涵豐富,擔負著傳承優秀文化、塑造美好心靈、提升審美境界、弘揚社會正氣的重要作用,廣大戲劇工作者,尤其是獲得梅花獎的藝術家更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她希望廣大戲劇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為人民寫戲、為人民演戲;始終堅持繼承與創新,努力推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始終堅持德藝雙馨,努力做人民群眾愛戴的優秀藝術家。
董偉也在大會上講話,對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30年來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
首位“梅花大獎”獲得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中國劇協顧問、梅花獎創辦者之一、戲劇理論家劉厚生先后在大會上致辭。
已故中國劇協名譽主席李默然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三十年回眸》,就是為紀念梅花獎創辦30周年而撰寫的。大會上,李默然之子、著名編劇李龍吟宣讀了李默然的這篇遺作。
梅花獎自創辦以來,始終關注、發現優秀戲劇人才,助力青年演員成長成才。會上,最新一屆的梅花獎獲得者、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演員王斑和來自基層院團張家港藝術中心的梅花獎獲得者董紅先后作了交流發言。
部分文化界和文藝界知名人士,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聯機關各部室、各直屬單位負責人,以及全國各省區市劇協、文化部直屬戲劇院團和在京戲劇院團、院校負責人,駐京部隊戲劇工作者代表,歷屆梅花獎部分評委和部分省區市文化主管部門的領導也出席了大會。
9月1日至9月2日,梅花獎創辦3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據悉,9月初至9月底,將有28臺來自各地、由梅花獎演員領銜的精彩劇目晉京演出。各地劇協也紛紛在當地舉辦系列展演活動,與京城的活動交相輝映。8月至10月,各省區市將有近200項活動同步展開,包括座談、展演及下基層演出等。此外,中國劇協還編輯出版了大型畫冊《梅花譜》和圖書《我與梅花獎》。
【演出現場掠影】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