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祿琳瑯”古籍將獲修復
時間:2013年08月29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待修復的“天祿琳瑯”古籍。 圖片由國家圖書館提供
待修復的“天祿琳瑯”古籍。 圖片由國家圖書館提供
國家圖書館日前啟動館藏“天祿琳瑯”珍貴古籍修復項目,這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最大的一次針對珍貴古籍的專項修復項目。
“天祿琳瑯”珍貴古籍是清代宮廷昭仁殿所藏宋、元、明本精華。清末民初,陸續從故宮散出。據統計,“天祿琳瑯”珍貴古籍現存600余部。其中,國家圖書館收藏200余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300余部,藏量最多。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介紹,國家圖書館館藏3500余冊“天祿琳瑯”中,有300余冊存在紙張糟朽、絮化、粘連、原裝幀結構解體以及裝具嚴重破壞等問題,一些書頁機械強度很低,無法展閱,這部分古籍根據文化部《古籍特藏破損定級標準》屬于一級破損,且存在狀況進一步惡化的隱患,急需搶救性修復。
陳紅彥表示,國家圖書館將在全國范圍延請古籍修復專家參與修復方案制定和專業咨詢,全程記錄修復過程,保存修復檔案,同時開展對存世“天祿琳瑯”古籍的尋訪和研究。總體修復工作計劃在5年內完成。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