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建言文明旅游
時間:2013年08月26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
8月25日,在美國塞班旅游的中國年輕人正在撿游人丟的垃圾。 李維娜攝
“我不隨地吐痰,用面巾包住丟棄到垃圾箱。” “小聲接電話,激動也得捂著嘴啊。” 這些內容,來自于中青旅收到的一封游客來信,作者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退休榮譽教授周重光。
祖籍浙江金華的周重光,上世紀60年代遠渡重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任教。他一直心系故土,在退休后落葉歸根,返回祖國。
今年4月份,周重光與夫人一起參加了中青旅組織的歐洲八國游。在旅行中,他親眼目睹某些團友一些不恰當的言行舉動。
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周重光熟悉國外的一些文明習慣。他并沒有責怪這些游客,而是根據自己對中國游客的觀察,結合多年海外生活的經驗,編寫了一份“文明旅游手冊”。這份宣傳材料共20條,涉及儀容儀表、排隊、取自助餐等中國游客旅游常見問題,句句真切,讓人動容。
“我特別希望中青旅能夠把這份材料印出來,把它分發給每一位團友,以便從踏出國門的第一步起就為我們中國人爭臉,為增強中國的軟實力做貢獻。”周重光說,推進文明旅游需要全社會達成對于旅行文明的共識,希望每個游客都能以身作則,做得更好。
點評:周重光以赤子之心,寫出海外旅游的20條注意事項,以普通人最具建設性的方式,實現了對文明旅游的解讀與參與。
推進文明旅游需要全社會達成共識。周重光不僅嚴于律己,更以一個華人的身份去承擔宣傳文明旅游的責任,這份擔當彌足珍貴。這種來源于游客自身的聲音也更能走進萬千游客的內心,引起反思和共鳴,加速中國游客在文明之路上的成長。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