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議程影響教育政策趨勢日益明顯
8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編的2013年輿情藍皮書《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2013)》在上海發布,報告指出,2012年我國教育輿情事件增速放緩,與2011年基本持平,而師生個人言行事件成為2012年度教育輿情重災區,校園安全類、教育政策類輿情事件數量持續攀升。
從輿情類型來看,2012年影響較大的129起教育輿情事件中,師生個人言行類事件成為年度關注度最高的教育輿情類型,整體占比28.7%,較2011年的23.8%有顯著上升。校園安全類的教育輿情事件熱度相對較高,整體占比17.1%,與2011年相比小幅提升。教育政策類事件以16.3%的占比位居2012年教育輿情事件第三位,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引發各方關注。此外,學校管理(占比8.5%)、教育部門管理(占比7.0%)、教育方式(占比6.2%)類輿情事件也受到了一定的關注。教育體制、學術造假、教育收費類輿情事件整體數量相對較低,分別占比1.6%、0.8%和0.8%。
藍皮書指出,2012年教育輿情事件中,高等教育熱點事件頻發,成為最受關注的教育階段。2012年影響較大的129起教育輿情事件中,高等教育階段輿情事件占比48.8%,與2011年的47.6%基本持平;學前教育輿情占比13.2%,較2011年有所下降;初中和高中教育輿情分別占比16.3%和17.8%,均較2011年有所上升,尤其是高中教育階段,上升幅度較大,2012年各地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令高中教育階段受到較高關注。2012年,一系列高校校園安全事件、部分高校師生言行不當問題、高等教育階段政策制定不妥等事件多次引發高校的輿情危機,令高等教育成為本年度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領域之一。此外,北京地區的高等教育輿情受關注度位居全國首位。
2012年不同的教育階段中受關注事件類型不同。學前教育階段校園安全類輿情事件占比最高,小學和中學階段教育政策輿情事件占比最高,師生個人言行類輿情事件在高等教育階段占比最高。2012年,學前教育中41.2%的輿情事件屬于校園安全類事件,相較2010、2011年占比有所下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如加大教育投入、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等對減少學前教育負面事件起到了抑制作用。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國家針對擇校問題出臺的多項政策受到媒體和網民的廣泛關注,另外,中學階段因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異地高考政策和高考考試規范而受到全國關注。2012年,高等教育階段中師生個人言行輿情事件占比最大,成為該教育階段的主要輿情類型。
藍皮書指出,2012年,公眾對教育政策的關注度較高,異地高考、試取消教師終身制、最嚴論文造假懲罰制度、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規定四個政策的爭議較多。
藍皮書顯示,2012年影響較大的教育政策輿情事件主要分布于四個類別:教育公平、教育布局、教育方式、獎懲政策。其中,涉及教育公平和教育布局兩大類別的政策輿情最為多發。教育公平相關政策主要針對中學和小學兩個教育階段頒布,主要包括異地高考政策和擇校政策。教育布局政策涉及各個教育階段,暫停農村撤點并校、普通本科不再大規模擴招、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展民辦教育等,都是國家教育布局構思在政策上的反映。
從媒體和網民關注度來看,2012年,媒體和網民關注度最高的四個教育政策輿情事件排名依次為:17省份異地高考方案出爐、中國設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務院辦公廳頒布政策暫停農村學校撤并、普通本科不再大規模擴招。
藍皮書進而認為,公眾議程影響媒體議程進而影響教育政策議程的趨勢日益明顯。2012年發布的影響較大的教育政策中,雖然大部分教育政策仍遵守傳統的政策制定與發布體系,即相關部門討論形成政策,然后經由媒體公布給大眾,但是新型政策形成路徑開始凸顯,即公眾議程設置媒體議程進而影響政策議程,敦促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教育政策。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