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雜志《大家》遭遇資金困境
時間:2013年08月20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陳 鵬
在經歷了增刊風波之后,著名文學雜志《大家》于今年復刊,文學界為之振奮。但好景不長,近日,《大家》陷入資金匱乏的困境。
據悉,《大家》雜志今年1月復刊后,連續兩期均引起文壇關注,多部作品被轉載,讓很多關心《大家》的文學愛好者重新看到希望。但現實很殘酷。來自云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部的消息稱,有關方面擬將《大家》雜志從其隸屬的云南人民出版社剝離,成立獨立核算的“大家有限責任公司”闖市場。而據稱,云南出版集團并不打算為其輸血注資,幫助《大家》完成市場轉型?!昂懿铄X”的《大家》前景堪憂。
《大家》創刊于1993年,每期發行量曾高達2萬份,以先鋒姿態引領中國文壇一時之風,但隨著文學大環境變化,《大家》10余年來的發行量、影響力不斷下滑。早在1998年,《大家》就依靠云南人民出版社“輸血”支持,迄今已累計投入2000萬元。
這不是《大家》一家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各大品牌文學雜志的日子都不好過,《人民文學》《十月》《青年文學》《花城》等無不面臨市場萎縮、發行下降、廣告乏力等窘境。
幸運的是,一些品牌文學刊物已得到重視——如中國作協每年為《人民文學》注資,《北京文學》每年得到北京市委宣傳部的扶持,《收獲》《小說選刊》《鐘山》《花城》等名刊每年也有支持資金,新近鵲起的《長江文藝》每年也得到扶持,大大解決了生存、發展的后顧之憂。
云南出版集團總編輯龍雪飛對《大家》缺乏資金支持的未來前景很不樂觀。一位文學雜志主編認為,國外很多著名文學期刊身后都有基金會的身影,社會將文學視為文化的重要構成悉心呵護,我們在這方面的支持力度要有所提高。
(編輯:蘇銳)
· | 孫書筠:占盡一個“帥”字 |
· | 戰士、詩人、導演——憶李俊導演和他的電影 |
· | 多彩的中國文學立方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