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的正能量
時間:2013年07月31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吳 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著 華文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
這些感情真摯、飽含哲理的句子,均來自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本由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講述人生經歷、生命感悟的文章合集。
海倫·凱勒于1880年6月出生,19個月大時因病失去視力和聽力,在黑暗中勇敢、樂觀地生活了88個春秋。
華文社2002年版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國內較早出版的海倫·凱勒作品。2012年,華文社又推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新譯本,既保持了原本的全部內容,又體現了海倫·凱勒簡潔空靈的文風,深受讀者好評。
談起這本書,華文社副社長、副總編輯李紅強頗感自豪,“兩個版本的市場銷量累計已超過100萬冊。這次入選中宣部等三部委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書目,既是對海倫·凱勒精神的肯定,也是對華文版《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多年口碑的認可。”
據了解,當前市場上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版本多達上百個。李紅強自信地表示,華文社2012年新譯本,是其中內容最為完整也最具特色的一個版本。“新譯本包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中流——我以后的生活》《我周圍的世界》《海倫書信選》五部作品,各部分互相補充,最能全面地呈現海倫·凱勒傳奇而真實的一生。”
“海倫·凱勒通過言行傳達出的那種精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正能量。這種正能量,概括起來就是對生命和對世界的熱愛,以及將這種愛付諸行動的堅韌。”李紅強說。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