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同步書”更多流于形式
時間:2013年06月24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杜 浩
書籍與影視作品捆綁推出,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做法。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公映后,隨即新華先鋒出版公司宣布小說與電影同步上市。《北京遇上西雅圖》《西游降魔篇》《白蛇傳說》《山河戀·美人無淚》等都是這么“同步”的,先有影視再出書已成一種文化行銷模式。
表面看來,這種“同步”出書的行銷模式使影視宣傳上了一個檔次,比開一個發布會有內涵,但因其首先考慮的是獲得的市場利益,這就基本上決定了這類“同步書”往往是影視劇推廣、宣傳、營銷的一種手段,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書品、書格欠缺,幾乎沒有什么閱讀的價值。而且通常這類與電影捆綁策劃的書籍,只是作為電影的附屬品存在。也就是說,這類同步小說,從影視宣傳的角度有意義,從文學的角度,從一個獨立書籍作品的角度,意義似乎就不大了。
影視“同步書”泛濫,不過是娛樂文化市場所制造的一種讀書出版現象。從閱讀意義上說,這種“同步書”,也只能算做是一種時尚的、缺乏個性的跟風出版、閱讀。影視“同步書”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實則更多是流于形式和皮毛,充斥了炒作和圖書營銷術,缺乏扎實的根底和真正的深入人心,這樣的圖書文化產品會有多大的生存空間?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