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以做成大產業
國外的歷史證明,文化可以做成大產業。像美國,它的文化產業產值占到GDP的24%,是出口的第一大產業,它一個國家占全球文化產業的比重超過50%,是真正的文化強國。而且,美國前400大公司當中有72家是搞文化的企業。我們的兩個鄰國,日本的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超過10%,韓國的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也超過7%,一個騎馬舞點擊量就超過20億。從這些國家的歷史和這些企業的歷史來看,文化可以做成大產業。
萬達的實踐也證明,文化可以做成大產業。萬達從2005年開始搞文化產業,但那時是被動的,覺得萬達廣場光賣東西不行,大家提議把一些非零售的東西放進去,首先就想搞電影院、電子游戲、餐飲等。那個時候做文化的目標是不賠錢,是不自覺的。不是把它當成產業來做。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表現越來越好,我們就產生了文化自覺,覺得這個事兒可以當成一個真正的新產業來做。
2012年,萬達集團國內以及海外文化類企業資源進行整合,在北京成立了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正式把它作為一種支柱產業重點發展。萬達文化產業集團資產311億元,注冊資本50億元,2012年底,文化產業收入208億元。這個公司一成立,就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了。我們定了一個目標,到2020年,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收入要做到800億,進入世界前10名。
文化產業一定要講究創新。比如我們在武漢創新了兩個文化類的項目,一個是大型舞臺演繹節目——“漢秀”,該項目投資25億元,類似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那種“秀”,舞臺和水池都能動,整個故事、演員都是中國的。我們在漢街同時又投資了一個35億元的電影娛樂科技項目,做了6個不同的電影高科技類娛樂項目。近兩年萬達正全力創新特大型的集文化旅游商業為一體的綜合項目,簡稱“萬達城”,里面什么都有,電影娛樂科技、室內主題公園、商業、美食等等。雖然投入很大,但我們估計每個萬達城每年收入會超過50億,將創造中國甚至世界單個文化旅游項目收入之最。
文化產業的創新,不能只是建筑的創新,表演的創新,技術的創新,最重要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只有這樣做,中國才可能做成文化大國,同時向著文化強國邁進。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