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日+端午節:傳統文化精彩紛呈盛事多
論壇活動紀念保護非遺《公約》十周年
由文化部主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承辦的“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頒布十周年——《公約》精神與中國的保護實踐”論壇6月9日在京舉辦。
論壇上,與會非遺專家圍繞“《公約》精神與中國經驗”這一核心主題,從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出發,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制建設、保護規律、生產性保護、生態保護區建設等幾個重要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總結和多角度的探討。
2013年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頒布十周年,文化部在第八個“文化遺產日”期間舉辦此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探討國際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和措施,系統總結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繼續深入開展。 (張采)
影像助力非遺保護
由文化部主辦的春節文化攝影(視頻)優秀作品展開幕式暨頒獎儀式6月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據介紹,文化部在2013年春節期間啟動“春節文化攝影(視頻)優秀作品評選”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臺灣地區及海外1867位作者的26505件作品,經專家評審精選出獲獎攝影作品216幅(組)、視頻作品24部。李咸德《饅頭飄香》、許亞東《龍游春田》等作品獲攝影一等獎,屈公選《中原文化節——馬街書會》等作品獲視頻一等獎。
展覽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國家博物館等承辦,將持續至6月18日。(朱發)
中國大漆髹飾展亮相國圖
為迎接我國第八個“文化遺產日”及傳統佳節端午節,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與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的中國記憶項目系列展覽之“大漆的記憶——中國大漆髹飾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大展”6月7日在國家圖書館總館開幕。
展覽通過展示漆器作品、歷代相關重要文獻、影像資料和歷史文物及復制品,系統闡述了大漆的生產工藝和大漆髹飾藝術的發展歷史。展出了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漆器精品238件,國家圖書館館藏相關珍貴典籍260種,以及由北京金漆鑲嵌廠提供的60件大型家具和仿古文物精品。同時,19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進行現場演示。
展覽將持續到6月16日,免費對公眾開放。(喬燕冰)
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揭牌
為進一步傳承古籍修復技藝,更好地保存保護古籍,6月8日,“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揭牌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籍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杜偉生收徒儀式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舉行。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為“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揭牌。國家圖書館八位年輕的修復館員正式拜杜偉生為師。多位古籍修復專家、文獻整理專家出席儀式。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專業人員完成的館藏《趙城金藏》《永樂大典》、西夏文獻、敦煌遺書等國寶級珍貴文獻的修復成果。(喬燕冰)
音樂家與特教學生共唱《端午魂》
6月8日,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組織參加2013北京合唱節的3支優秀合唱團,和參加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北京地區選拔賽的部分獲獎選手,在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舉辦了《端午魂》——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陳啟剛等和該校師生觀看演出。
音樂會上,北京金聲合唱團首唱了著名詞作家車行特別為端午節創作的歌曲《端午魂》。北京職工合唱團、老戰友合唱團演唱了《生死不離》《天路》等耳熟能詳的歌曲,李君等歌唱演員則帶來了《共和國之戀》《我的未來不是夢》《紅旗飄飄》等歌曲。特教學院的盲人學生演唱了歌曲《我只在乎你》和《奔跑》。(王春梅)
北京戲劇文學沙龍端午品戲
6月10日,由北京戲劇家協會舉辦的“北京戲劇文學沙龍——劇本朗讀”活動在蓬蒿劇場亮相,在端午佳節前夕給觀眾帶來了小劇場京劇《青雨》。
《青雨》改編自葉廣芩小說《逍遙津》,由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羅靜文歷經3年時間修改13次最終定稿。此次演出,中戲的研究生們經過幾個月的排演,為所有唱詞都設計了唱腔,從而使這部講述北京故事、體現北京文化的作品更加完整。
據悉,北京市文聯對優秀劇本創作十分關心,去年啟動的優秀劇本征集、評選及推介活動,就是希望成為劇作家和演出團體之間的紐帶,將更多的優秀劇本推向舞臺。此次劇本朗讀活動為劇作者提供了劇本展示的平臺和發表的機會。(王春梅)
《中國作家》舉辦端午詩會
6月8日,郭沫若紀念館院內群賢畢至,第四屆端午詩會在此舉行。陸洋、于芳、季冠霖等朗誦藝術家朗誦了屈原的《云中君》等詩歌。端午節亦稱詩人節,端午詩會是《中國作家》的一個品牌詩歌活動,自2010年至今已舉辦四屆。
詩會由《中國作家》雜志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節目中心、郭沫若紀念館共同舉辦。(何瑞涓)
屈原主題藝術展開幕
6月9日至12日,首屆屈原九歌·山鬼主題藝術展在中華世紀壇舉辦。此次展覽共征集作品200余件,最終共有90余件亮相,囊括傳統水墨、油畫、書法和雕塑等藝術門類。主辦方透露,希望以此方式回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據悉,長期以來,以“山鬼”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并不多。展覽由中國延安文藝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理論文藝研究所、文藝理論與批評雜志社主辦,旨在弘揚以屈原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鄭榮健)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