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提速 國家戰略持續“給力”
6月5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布實施屆滿5周年。這5年來,國家戰略持續“給力”,推動中國知識產權事業進入新的高速發展期,全社會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水平不斷提升,中國知識產權創造、發展能力也接連“提速”。
來自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信息稱,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5年所獲成績,主要包括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快速提高、知識產權運用水平明顯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大幅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顯著增強等4個方面。
一是知識產權創造為社會創新活動注入新活力。2012年,中國發明、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3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205.1萬件、125.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首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23件;中國受理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達19926件,名列世界第4,中興通訊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兩年在全球企業中位居第一;中國受理商標注冊申請164.8萬件,商標累計有效注冊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作品著作權登記量68.8萬件、軟件著作權登記量13.9萬件,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突破1萬件,林業植物新品種申請量突破1000件。
二是知識產權運用帶動知識產權應用和交易活動日益活躍。2008-2012年,中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申請登記數量累計達88050件,2013年預計將突破10萬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廣泛開展,專利質押合同登記連續5年保持高速增長,累計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商標、版權質押金額2012年分別達到214.6億元和27.51億元。同時,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三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近年來,中國公檢法機關和行政執法部門打擊知識產權違法犯罪的力度明顯提高,處理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快速增加,市場環境有效改善,基本杜絕了群體性、重復性和重大惡性侵權案件發生。
四是通過多種形式推廣和普及知識產權知識,使得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意識已漸入人心,社會公眾知識產權意識和素養日益提高。專項調查表明,目前中國公眾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認知度超過90%;大部分受訪者對盜版持反對態度;軟件盜版率大幅下降。
中國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也是發展中大國進行的一項制度創新實踐,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認為,中國將知識產權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做法值得推廣,取得的經驗也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5年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已逐步融入經濟、科技、社會、教育等各領域,全國上下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局面正在形成。”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表示,堅信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將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應有的力量。(記者 孫自法)
(編輯:子木)
· | 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亟待增強 |
· | 惠民話劇無力付酬,知識產權如何維護? |
· | 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知識產權保護的成功之路 |
· | 揭秘音樂市場內幕 音樂人維權成本高 |
· | 3D窺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