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協文藝志愿服務團送電影到三門峽
“有李雪健這么好的演員來,真好!”
——中國影協文藝志愿服務團送電影到三門峽
李雪健與民間藝術家交流。中國藝術報記者 李博 攝
5月17日傍晚,一場淅瀝的小雨將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張汴鄉曲村漂洗得分外透徹明亮。初夏的曲村,在連綿群山的環抱下,本就顯得靜謐而精致,今天的這場小雨,更是讓淺淺的翠綠變成了濃濃的墨綠。
位于村中央的鄉村文化大院里,卻全然是另外一番充滿動感的風景——攢動的人流,以及他們身上的雨衣與手中的雨傘,匯成了一片色彩的海洋。在距離村民們不到10米處的露天電影銀幕前,站著一位衣著樸素的老人。削瘦的面龐、和藹的微笑以及真摯的目光,讓人們一眼就將他認了出來。
“李雪健!”擠在村民中的16歲女孩盧婉叫了出來,發梢的雨水隨著叫聲散落滿地。站在身旁的母親楊建菊因為眼神不太好,一時竟沒認出銀幕前的人來。“媽,是李雪健!”盧婉興奮地對母親說,“最近電視上播的那個《有你才幸福》,就是他演的!”楊建菊當然知道李雪健是誰。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渴望》《焦裕祿》,到最近的《楊善洲》《一九四二》,李雪健塑造的角色已經陪伴了她20多年。于是,楊建菊的臉上也洋溢出了欣喜的神情。
此時,李雪健已經在跟村民們嘮著家常:“我的表演生涯跟河南是很有緣的。20多年前,電影《焦裕祿》讓我認識了河南人民的好書記;20多年后,電影《一九四二》里的時任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又讓我重新認識了中國的近代史。”李雪健說,“我這次跟中國電影家協會文藝志愿服務團到三門峽來、到曲村來,就是為了把優秀的電影送到老鄉家門口,為三門峽的文化建設貢獻一點兒力量。”
李雪健樸實之至的言語,讓楊建菊感觸頗深。“最近幾年,流動電影放映隊每個月都會到村里的文化大院放一場電影,哪次都是人山人海。但像今天這樣,有李雪健這么好的演員到現場來跟我們交流,還是頭一遭,真好!”楊建菊感慨道,“李雪健戲演得好,人更好!”
楊建菊最熟悉的是李雪健,但隨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康健民帶領的中國影協文藝志愿服務團到曲村來看望老鄉們的,當然不止李雪健一個人。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編劇馬維干以及演員劉之冰、徐箭、張曦文、溫玉娟、楊樹泉、石小群,個個都是村民們耳熟能詳的大明星。
交流過后,影片《忠誠與背叛》開始放映。本來熱鬧非常的曲村文化大院,片刻就變得鴉雀無聲。雨水不停地拍打在村民們望向電影銀幕的臉上,這非但沒有讓他們感到厭煩,反而平添了幾分情趣——在夜色與雨絲的籠罩下,盧婉表情真摯地對記者說:“我覺得這場電影特別的好看!”
翌日晚,一場以電影元素為主線、以展現黃河兩岸發展新貌為重點的“百花電影·情系黃河”大型公益晚會在三門峽市國際文博城文體中心舉行。與前一天鄉村的寧靜與安詳相比,這個夜晚充滿了城市的動感與激情——才旦卓瑪、劉蘭芳、陳志朋、吳樾、王霙、王伍福、盧奇、溫玉娟、楊樹泉、石小群等新老明星聯袂為三門峽觀眾獻上了一臺精彩十足又回味無窮的文藝盛宴。
這個5月,中國影協文藝志愿服務團給三門峽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動與熱情。
(編輯:子木)
· | 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到涼山彝族聚居區 |
· | 文藝志愿服務走進海珠 |
· | 文藝志愿服務應實現常態化開展 |
· | 中國民協文藝志愿服務走進四川青海 |
· | 建構文藝志愿服務全國版圖 |